“2157岁”的茶叶出现了:从汉景帝陵出土的茶叶说开去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1月11日报道,新的科学证据显示,考古学家在汉景帝墓出土的随葬品中发现世界最古老的茶叶,距今至少2157年,世界震惊。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位于长安古都附近)发掘了汉景帝墓。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至公元前141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西汉第6位皇帝。刘启在位16年,推崇黄帝和老子命名的学派,主张无为而治;推行"削藩策",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轻徭薄赋。汉景帝与其父汉文帝刘恒一起开创"文景之治";并为其子汉武帝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力的明君之一。
从汉景帝墓中出土的随葬品文物很多,除了武器、陶俑、陶塑动物、马匹、战车,还有谷子、大米、茶叶和藜科植物等。虽然在上世纪就发掘了这座陵墓,但对其中有机物的研究直到年初才确定为茶叶。中科院工作者通过研究茶叶表面绒毛间的微小晶体,并利用质谱分析法最终确定2157年前随葬的有机物茶叶,这些茶叶装在一只木盒中,埋在墓葬群周围一系列墓坑中,和其他大量随葬品一起供汉景帝在另一个世界享用。
伦敦大学考古学中心主任多里安·富勒说:"这项发现表明,现代科学能够揭示以前不知道的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细节。在这位皇帝的墓葬群中发现茶叶一事,让我们难得一窥非常古老的传统,使我们对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茶叶有了新的认识。"这项研究结果,还发表在英国《自然》周刊下属网络科学杂志《科学报告》上。考古学家称,在汉景帝墓中发现的茶叶看起来是顶级品质,完全由茶芽制成,茶芽是茶树上尚未展开的小叶子,通常认为比普通茶叶品质高。
笔者仔细观察图片发现,出土茶叶为两坨块(如上图所示),上坨块呈三角形,宽87毫米、高44毫米;下坨块呈等边三角形,宽75毫米、高52毫米,从左图分离的茶芽看,外形比较完整,它不是紧压茶,属于年代久远的自然凝结,茶叶色泽发黑、已炭化。再来分析5颗分离的茶芽。
1号茶芽长7.3毫米,根部直径1.15毫米,外形粗壮,应为清明前采摘的茶芽。
2号茶芽长7.3毫米,根部直径1.15毫米,粗壮、形如雀舌,左下方有明显鱼叶,应为清明前采摘的茶芽。
3号茶芽长10毫米,根部直径0.77毫米,外形瘦长,一芽一叶初展,形如旗枪,应为谷雨前茶采摘的低山茶。
4号茶芽长8毫米,底部受损,外形粗壮,应为明前茶。
5号茶芽长12.3毫米,根部直径0.75毫米,既长又壮,初展叶断损,形如旗枪,应为谷雨前采摘的高山茶。
茶人洪治推断,1号、2号茶芽应该是同时采摘的,4号茶叶稍后,此三者为明前茶,3号茶芽为低山茶,5号为高山茶,此二者为雨前茶。5个茶芽有长有短,有粗有细,说明采摘日期间隔较大,而且采摘地点不同、采自不同品种的野生茶树。因为吴理真是茶界公认的种茶始祖,公元前53年他在蒙顶山开创人类栽培种植茶叶的历史,在这之前的茶叶均为野生茶。5个茶芽外形不一、嫩度不匀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因为野生茶产量少,生长分布没有规律,导致采摘不均匀。从茶叶分类看,2157年前的这个茶叶属白茶无疑,因为白茶是最古老、最原始的茶类,起源于5000年前神农时期,直到1400年前唐朝才诞生蒸青绿茶,汉代除了白茶,没有其他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