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寻源易武︱那诞生百年老茶号的地方,依然有人在坚守

发表于:2024-09-20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9月20日,喝普洱茶的人,都知道"班章为王,易武为后"的说法,然而,追溯普洱茶的品饮历史,惟易武茶区历经漫瀚时光的淬炼,难能保留下来一脉清晰而历历可溯的品饮记忆:无论是走入清代宫廷的贡茶,还是老茶品鉴中之四大"号

普洱茶的人,都知道"班章为王,易武为后"的说法,然而,追溯普洱茶的品饮历史,惟易武茶区历经漫瀚时光的淬炼,难能保留下来一脉清晰而历历可溯的品饮记忆:无论是走入清代宫廷的贡茶,还是老茶品鉴中之四大"号字级"的珍品,都有着分外鲜明的"易武出身"。正是在这一点上,寻源易武,亦可谓"温故而知新"。


据说是40多年老普洱,比摄影师本人年纪还大,这样的茶已经变成了"药"

普洱陈仓,茶虫的粪便厚厚的覆盖在茶饼上,据说这样的茶为上品


在老茶客眼中,以优美甜柔著称的易武茶,一旦经过后期陈化,不仅其转化速度快于许多其他的优异茶品,而且,还独具广阔迷人的变化区间。

今天的易武乡,在西双版纳之勐腊县。勐腊已属滇省最南端,东南、西南部与老挝接壤,隔澜沧江与缅甸相望,是典型的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在傣语中:"勐"是坝子、地方;"腊"是茶、茶叶,也即"产茶之地",一条南腊河,从老挝缓缓流入勐腊,蜿蜒曲折在原始热带雨林中,最终又悠淌出境、汇入湄公河。这一带雨林水岸,因其物种异样丰富、原生态十足,也被比作"东方亚马逊"。


在笃信小乘佛教的原住民中,有这样美丽的说法:古时,佛祖释迦牟尼亲身巡游至此、驻足讲经。适逢干旱,本地人将自己也舍不得喝的茶水,敬献给佛祖解渴,佛祖感其敦朴盛情,遂将剩下的茶水轻轻倒落--茶水落地生河,化作了清香、明澈的南腊河。"南腊河"在傣语中,意即"茶水河"。

从景洪前往易武乡的途中,照例会途经勐腊县之勐仑乡,中科院的热带植物园坐落于此,也是目前国内最大、保存物种最多的植物园。


"易武"的地名取自傣语,意为"美女蛇居住之地",因这一带曾有"花蛇洞"的地名与传说而来。我们通常所说的"易武山",唐时,属南诏银生节度管辖;元时,属车里军民路;明代属车里宣慰司。明隆庆四年(1570年),傣族世袭土司将其辖地划分为十二个"版纳"("版纳",即傣族对地方行政区划的称谓,"十二"在傣语中的音译即是"西双"),易武与倚邦、整董合属一个版纳,称"整董版纳"。直到清雍正七年(1729年),由云贵总督鄂尔泰主导的"改土归流",对长久以来便由傣家王族世代承袭的西双版纳进行大改整:将澜沧江以东的六个版纳,划归清廷置建的"普洱府"--易武即在其列,也从此被正式纳为普洱府的贡茶收采地。
自此,以一条澜沧江划界,江北的攸乐、倚邦、革登、蛮砖、莽枝、曼撒(今易武),号称"六大茶山",每年春天,均要以头春茶精心督造"八色贡茶",正式入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