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茶对企业、商家、茶农、藏家都意味着什么?
近期正值中期茶热炒的当口,来访的朋友讲了这么一件事儿。几个手里握有大量中期茶的庄家,找到厂家的老总,与其商定厂家提高当年新茶的出厂价,待庄家把手中这批中期茶放出去之后,再进新货。结局的反转出人意料,厂家如约提高了当年新茶的出厂价格,早年庄家低价吃进的茶提价放仓,赚了个盆满钵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庄家斩仓后离场了。吃瘪的厂家有苦说不出,说好接新茶的庄家遁了,厂家渠道商的店铺里堆天堆地的都是来自庄家的中期茶,既没地儿再存茶,也没钱再进货,更别说接着从厂家拿货了。这件事儿,恐怕是今年茶行业最佳的MBA商业案例。从中见仁见智,想信茶行中人品读之后,每个人的心头都会别有一番滋味。
一、 什么是中期茶?
中期茶是从普洱老茶延伸出来的概念,现在行业内普遍上将陈期10年~20年之间的普洱称为中期茶。比照邓时海教授的观点,中期茶与陈期在40或50年以上的老茶,尚且不够老。比照现下众人热捧的山头新茶,也算有些年份。所以就有了这么个中庸的名字。照现下的发展趋势,中期茶会沿着中期普洱到中期黑茶的方向扩展,甚至以后有可能扩展到其他可以贮存的茶类。本文以普洱茶为主线,以为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
二、中期茶都是些什么茶?
普洱中期茶设定在1993年~2006年之间,2006年以后的茶,目前陈期尚且不足10年,1993年之前的茶普遍已经被认为老茶。
只所以以1993年来作为当下中期茶的时间节点,还在于当时我国颁布的公司法,标志着私营经济真正拥有了合法性,这个意义重大。
中期普洱茶从类别上来看,主要是普洱生茶、普洱熟茶两大类。从1973年直到2003年之间,普洱茶专指的就是普洱熟茶。正是在1993年~2006年之间,普洱熟茶逐渐让位于普洱生茶。
有人讲,直到1973年普洱熟茶出现之前,普洱只有生茶,这个并不确切。但直到2006年云南普洱茶综合地方标准颁布实施,普洱生茶才获得了合法的地位。
三、中期茶对于企业意味着什么?
1993年~2006年,在普洱茶生产领域,从整体上来看,是国营企业逐渐让位于私营企业的过程,真正的国退民进。前期以原中茶系统下属的国营三大厂: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的产品为主。后期伴随私营茶企的涌现,原国营三大厂的产品比例呈整体下降趋势。
现在获得市场认可度最高的首推勐海茶厂,以2004年为分界线,国营勐海茶厂时期出产的正版行货大益品牌中期茶价值最高,其次是2004年下关茶厂改制前的产品,昆明茶厂90年代破产之后属于产品空窗期。
国营厂时间的产品又分为两类:其一是订制版的产品,如勐海茶厂的绿大树、白菜;其二是厂家的常规产品。前者比后者更受市场的热捧。
对于国营厂时期自有品牌产品,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如何辨别真伪?再有就是仓储的好坏?谁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私营企业虽然也有个别的明星产品,如云海圆茶、真淳雅,仅具指向意义,引领了后来云南名山古树纯料茶的勃兴,存世量有限,不足以撼动大盘。私营企业中产品体量比较大的是昌泰,但其受欢迎程度不如三大厂产品。
私营企业的产品,从市场的反应来看,品牌的信誉度有待提高。而品质更是参次不齐。想要赢得市场并非易事。
比较特殊的是以省茶司的名意出产的云南七子饼茶,八中茶的商标,标称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内飞亦是如此。从公开的报道来看,中茶不承认这类茶的合法地位,但恰是这类茶拥有海一样的存世量。现在实体店、网络上充斥这类茶,不仅让人疑惑是否存在法理问题。现在行销这类茶的商家是否事实上存在违法行为?中茶公司如果提起诉讼,商家是否应当承担责任?还是会出现民不告、官不究的市场局面?
无论是对于原国营茶厂、中茶公司或者是私营企业,应该如何对待自己旧日的产品?任其在市场上自由流通?是否会冲击现有的渠道?本文开头的事件会是引发中期茶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吗?
四、中期茶对于商家意味着什么?
现下普洱茶的商家,主要经营的都是新茶为主。要不要经营中期茶?这是个摆在面前的问题。
如果要经营中期茶,新茶怎么办?市场是疲弱的,资金是有限的。即便是拿到自己厂家早年的货品,会不会出现本文开头的景象?中期茶消耗了货款,无力再进新货。
中期茶的货源并不在厂家,而集中广东的珠三角地区,尤以东莞为最。纵使厂家的售后不尽如人意,那么比之厂家来看藏家,会是更好的选择吗?
五、中期茶对茶农意味着什么?
近日有郑州做茶的朋友讲,光是接待来自云南山头的茶农,都有四、五拔了。禁不住感慨:"以前茶农谁有空搭理你?现在都跑出来搞推销,能买五十斤的都是大爷。"
作为普洱茶的源头,当茶农都普遍感受到不景气的时候,行业真真的处在低谷时期。现在都还是新茶占据主导市场,一旦中期茶向市场放量。很有可能挤压新茶的市场,传导到厂家,减产止损是为上策。正常的厂家,仓库里的原料怎么着也够三年两载,了不起不收原料。把目光从老班章、冰岛移开,那不代表最广大的茶农,以茶为业,依茶为生的上千万云南茶农,他们该怎么办?
六、中期茶对藏家意味着什么?
当下中国最大的普洱茶收藏群体集中在广东的珠三角地区,尤以东莞为重心。总体说法:高估的认为有100万吨以上的藏量,低估的认为至少有30万吨的藏量,普遍认为在60万吨左右。其中既有如天得茶仓这样宣称有8000多吨的大茶仓,也有被业内认为只有5吨以下的收藏客。大大小小的藏家据说有20多万人以上。
10年以前,众人都以为只要是普洱,收到手里、藏在家里,捂上10年都是金疙瘩。10年过后的今天,再反过头来看看,果真是如此吗?
普洱茶品质的高低,原料是基础。陈期在10年以上的中期茶,原料好的占多大比率?按现在来算,古树茶都占不到5%的市场。之前呢?
普洱茶品质的高下,工艺是关键。这个期间生、熟茶地位互换,关键是在于前期众多涌入普洱茶加工领域的企业,并不懂的熟茶的工艺。而在晒青毛茶的初制、生茶的精制过程中,又有多少炒青、烘青混入其中,恐怕只会越陈越不香。
普洱茶品质的优劣,存放是升华。现在"南茶北销"口号热烈,也有反对声,认为还应开拓广东市场,理由是尚且有75%以上的广东人不饮茶,潜力巨大,斯言甚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茶的风尚大都由饮食文化来主导。南方人认为:北方太干,存的茶不熟。北方人认为:南方太湿,存的茶发霉。完全是鸡同鸭讲,不在一个语系。曾经有广东朋友自言: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凡是能动的,全都抓来吃。北方也有粤菜馆,日常饮食还是本土菜为王。个人的见解:每个地方的人,最宜饮用当地存储的茶,全在水土之宜。
回到本文的开篇:藏茶的庄家到底要赚谁的钱?卖给消费者,通路何在?借助厂家的渠道,本文开头所述事件,会否成为首选?
承载了南茶北销的河南人,面对一件事要做决定的时候,经常会问:你看中不中?
中期茶到底中不中?是源头的茶农,中间的厂家,下游的商家,终端的藏家都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中不中?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