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在毁灭普洱茶?
套用波兹曼的一句话:"以前我担心普洱茶行业将毁于人们的冷漠,现在我担心普洱茶行业将毁于人们的热爱。"
普洱茶行业的复兴,某种程度上说是"舶来品",接触过云南布朗山的少数民族妹子,十年前她刚来昆明,老板问:经常喝普洱茶吧?
她瞪大眼睛:什么是普洱茶?
作为一名生长在茶山的山民,居然没听说过普洱茶,这实在有点难以置信。然而,这却是结结实实的事实。她家有几亩茶地,从小在茶树下长大,跟父母采茶制茶卖茶,但十几年前不知道"普洱茶"的概念。若干年后,她终于成为昆明邦盛茶城的一名茶艺师,想起来近乎魔幻。
这就是普洱茶这二十多年间所经历的过程。十年前,我刚来昆明,普洱茶也远没热到今天这个地步,几乎逢人便泡普洱茶。不是因为我的职业原因觉得它热,而是这个行业本身的繁荣,也是前些年中国经济整体繁荣所催生的一个副产品。
云南比较特殊,在全国很有名气,作为享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之誉的云南,历史发展中的"后发优势"在资本和政治的催化下,各种农业产品正逐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关注自身健康的人群的首选。三七、天麻、石斛等等保健药材就不必说了,单单普洱茶而言,当下很多一线品牌都是这十年间发展壮大的,例如陈升号和雨林古茶坊。
陈升号的掌门人陈升河在2006年进入云南茶山,2009年才注册公司,十年时间,通过各种努力,抓住各个机遇,立足于老班章,硬是从无到有地将一个籍籍无名的村寨做到山头茶的标杆,在业界树立了典范。
而雨林古茶坊则是从开始,抓住台地茶到古树茶嬗变的机遇,顺应城镇化后年轻人追求健康从温饱到小康生活的升级,借各种势,同时在源头、工艺和视觉形象上进行颠覆性的"革命",不到五年时间便上升到一线品牌。
与此同时,各个中小品牌如雨后春笋,共同将云南的普洱茶,从广东出发从南到北由东向西辐射、扩散,至少在云南和广东,形成目前普洱茶一统天下的局面,而顽固的北方也越来越抵抗不住,开始撤掉绿茶及铁观音的杯具,换上了普洱茶的茶台。
另一方面,伴随着物质意义上普洱茶的勃兴,和普洱茶有关的各种茶书也在短短十年间爆炸性地出版,繁荣了一个图书类市场,在中国纸质书日渐衰落的大背景中,显得意义非凡;2006年才创刊的《普洱》杂志,以其专业、独特、凌厉的视角,中正、不偏不倚的茶文化态度,也成为云南最著名的一张文化名片,每期发行数万册,在全国数百个城市拥有书友俱乐部,在中国出版界是一个奇迹。
与此同时,一批批茶人、茶文化人在此次行业勃兴中名声大振,例如樊露、陈升和、崔怀刚、陈海标等如今已是茶叶江湖中的大佬级人物,而伴随着这个行业的繁荣,以前文化界寂然的茶文化人,如今也扬名立万,例如詹英佩、周重林、李乐骏、王迎新、吴疆、白马非马、杨普龙等,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给这个行业注入许多新的思想,让单纯的物质交易变得有意思起来。
而同样伴随普洱茶商品极大丰富的是,很多关于普洱茶的电商平台的欣欣向荣,例如思普、中国普洱茶网、书呆子、才者、51普洱网、云南普洱茶网、等,甚至出现将股市概念引入业界的大圆普洱平台,再加上各种花道、香道,多繁荣的景象啊!
普洱茶的隆兴时间不长,成绩有目共睹,不说神一般的号级茶,俨然已跨入奢侈品的行列,即便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生产的产品如今也到了让人膜拜的地步,例如众所周知的"八八青",一饼七八万的价格让人无语。新世纪初生产的"白菜"系列、"孔雀"系列目前也创下一饼数万的天价,和普通消费者距离遥远,对普洱茶而言,品质当然是关键,可数量稀少也很重要。
普洱茶的广为人知才十年多时间,今年就有人宣扬中期茶的概念,试图掀起自古树茶之后的又一波流行风,而在所谓的老茶和新茶之间,目前中期茶的腾挪空间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也许会改观。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所有创造理论,其实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销售,例如,在普洱茶界享有崇高威望的邓先生,近几年提出"品老茶、喝熟茶、藏新茶"的概念,也难免不让人怀疑概念的背后是一场交易。
嚣嚣嚷嚷的背后,关于普洱茶,差不多有数千万的相关人群,茶农、茶企、茶店、茶文化人,以及为普洱茶的产品提供各种条件的各行各业,有站在前台的,有站在后台的,有羚羊挂角的,所有的鼓噪其实还是为了流通,身处潮流之中,没法清高,也不需要清高,其他各行各业的人瞧不起这个以商业串起的行业,其实谁也没有免俗。
普洱茶原来的湮没无闻,源于人们的冷漠,但目前发展到一个需要警惕的程度。这个行业鱼目混杂,为了将一个商品推到市民生活的日常,喋喋不休过度地夸大它本该应有的功能,使它漂浮在云端,而踏踏实实做事始终是各种喧嚣的基础,不管是收藏也好,审美也罢,最终茶的本质是为了品饮,只不过适当照顾一些人特殊需求罢了。
我们热爱这个行业久已,就像热爱生活本身,短时间的膨胀总是难免产生问题,中国的现代化也是如此,总要付出环境变异的代价,但"边发展,边治理",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这样结尾的:以往的哲学家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要改变世界。
对我们这个行业也同样适用。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