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而来,鸿渐于陵--记荆州的鸿渐茶艺馆
沿着古城墙缓缓地走着,指尖触及青灰的墙砖,仿佛几个世纪的故事,从这绵延十多公里的城墙中倾泻而出,灌注于心。"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真正立于城中,所见是一派悠然闲适的生活状态,金戈铁马的尘嚣似乎已远去,倏忽间却由一方旧物勾起,一下子撞进心里。
端午时节赴荆州,是应景的。屈原故里,龙舟节近,满城粽香。沿着城墙绕到大东门,即是"江陵碑苑",明朝首辅张居正故居之所在,鸿渐茶艺馆便在这故居之内。
进门便是一座朱门黑瓦的四合院,屋檐上挑着一水儿的长条灯笼,红底之下各色茶字和凤头顶茶叶的标识设计,十分趣致,这就到了"鸿渐"地界。太师居分东西二厢,东厢红木家具配上大红织锦的软垫,博古架上是色彩明艳的彩绘瓷器,阳光透过竹帘洒进房中,斑斑驳驳的光影在家具上游移,窗外风拂梅树,满枝青梅晃出一室的树影斑驳。
穿拱形博古架至西厢,架上满满摆着各色神佛。或坐或卧,色彩鲜明,神态各异,想是馆主煞费苦心,从各处搜罗来的。西厢陈设与东厢相似,却是用了藤艺的家具和素色暗纹的配饰,自有一派清淡雅致的味道。背景墙上又以不同的字体,分制四联对句。乃十六字真言:"一贯知足,五谷皆珍。八方交好,十分坦荡。"屋内摆设正应了诗中的恬淡超然之气。
于繁茂竹林中发现曲径通幽,青石板小路曲曲折折地穿过拱门。一个青砖墙的小小园子悠悠然地展开,荷花池边,碑林环绕。青石小屋,错落交织于碑林中。原色的木柱,廊下古朴的老式床架子,水车、风车点缀池中,绣球花正茂,一团一团粉紫色的花球,在青绿之中,显出生机无限。临水有缓坡,芭蕉掩映下,有一座吊脚小楼,竹篾围四壁,蓑衣缀其间,水烟袋子和蜡染蓝布帘子,是一派少数民族风情,在这清幽的小园子里静静喝茶,得一壶而消永昼。
回归大道,穿院而过,是第二所四合院,到这里方知"鸿渐"气派。此院极大,视野开阔,两边长廊里遍列名家碑刻,廊下错落安插若干小桌方凳,与游玩之中闲憩,约一两好友,清茶一盏,安坐半日,叙旧谈天,实乃人生乐事。
此间有好茶。馆主遍访名山大川,追寻一杯好茶的真味。十大名茶在列,照例选了龙井。陆羽《茶经》论煮茶之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荆州城浸在浓厚的水文化之中,温润的玻璃杯和俊秀的茶叶,甫一冲开,清香满室。馆内竟置有炒茶用具,馆主曾专赴杭亲学龙井炒制之法,茶季之时,亦会饶有兴味地炒一炒茶。不知所喝之茶是否为馆主亲制,虽留恋虎跑水的清甜滋味,但这泡龙井仍给人鲜爽甘醇的回味,思绪倏忽间飘飞回杭,想念起西湖边新绿的荷叶。
原以为茶馆只是园中一隅,方才发现竟是馆在园中,园在馆内,茶馆化在了这张居正故居之中,浑然天成。四个四合院串起整个园子,从大东门绵延至小东门,6000平米的宽阔地界,确是大手笔了。
三院主体是为捧日楼,这里每周晚上都独家上演着荆州特色的民俗演出,从茶艺表演到弹琴说书、楚歌楚舞到公安花鼓、口技杂耍,这里就是一个荆楚民间艺术荟萃的灿烂舞台。古香古色、楚味十足。品茶之余,荆楚文化尽在其间。有幸遇上了一场茶艺表演,三位着土家族服饰的清秀少女,于笛声中轻舞,身姿轻盈曼妙,细细分茶,眉眼之中尽显灵秀。讨得一盏恩施玉似露,细白瓷碗之中,但见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绕梁,滋味醇和,沁人心脾。
四院最为幽静。宾阳楼之下,照壁上隽《张居正赞》,盛赞大明首辅之贤。此处设贵宾厅,厅内陈设较别处更为精致。处处名家字画,每一处皆有来历。陆羽坐像和一敲古琴,道出了茶圣与荆州,与茶馆的深厚渊源。"鸿渐"二字出自《易经》,也是茶圣陆羽的字。《渐》卦的主导兆辞寓意为:凡做一切事情,都应循序渐进,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渐》卦的六爻兆辞:
"鸿渐于干",鸿雁可栖息于岸边水滨,于此开始新的飞行;
"鸿渐于磐",鸿雁可飞栖于大石之上,此处比水滨更为安全;
"鸿渐于林",鸿雁的脚趾相连,不能据枝栖于树林之上。但若能得到较为平坦的枝柯,也可以立稳,作为暂时的栖息之所;
"鸿渐于陵",陵为高岗,是鸿雁所能飞栖的最高处。这预示着鸿雁有辉煌得意之期。
鸿渐茶艺馆,于初创之时,已走过十年,似鸿翩翩飞舞,终栖于高岗。"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品者,乘上古风雅,秉千秋佳茗,修腹中清气,养口中乾坤。
鸿渐为品,品在鸿渐,鸿渐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