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茶香 石香 心香

发表于:2024-12-23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3日,楼耀福收到友人刘国斌寄来两方印章,是一毛的作品。一毛是作家好友,他拍的照片曾作为评论家吴亮著作《我的罗陀斯--上海七十年代》的插页,他为作家荆歌、孔明珠、龚静都治过印。一日,国斌说让一毛给你刻章如何?

  楼耀福收到友人刘国斌寄来两方印章,是一毛的作品。一毛是作家好友,他拍的照片曾作为评论家吴亮著作《我的罗陀斯--上海七十年代》的插页,他为作家荆歌、孔明珠、龚静都治过印。

  一日,国斌说让一毛给你刻章如何?我说当然好。国斌仗义,说刻章石材由他负责,问我刻什么?我说刻闲章吧。前不久我曾获友人所赠《名家一隅印存》,吴昌硕、曹世模、王福厂等的名家留痕,在方寸之间跌宕有姿、变幻无穷,铁笔到处龙蛇尽游,几方闲章,如"小沧浪"、"长相思"等,古风浑然,更为我所喜爱。国斌问:刻什么内容?我略思索,写了"草木中人"和"笔端有茶香"几个字。

  这几个字看似随便,实则有我心思在。我和殷慧芬都极喜茶,"草木中人",谁都知道是"茶"字。此外,"芬",草字头,"楼",木字旁,我们的名和姓,都在其中。另一款"笔端有茶香",则因为几年来我陆续写了几十篇与茶相关的文章,心想以后若有机会结集出书,这印章说不定能用上。

  近些年,凡有朋友为我写字、治印、刻壶,我都想方设法与茶搭界。张森写"幽香"、"茶禅一味",王伟平写"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荆歌写"喫茶有趣闻香识人"……莫不如此。同城文友杨祖柏是西泠印社社员,为我刻印"微清小雅",出自徐渭行书《煎茶七类》:"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要领其人与茶品相得。"此次一毛刻章亦如此,融石香茶香于一印。

  握着一毛刻的章,我忍不住想与大家分享喜悦,便在微博上诉说:"两方闲章所用芙蓉石、巴林石为国斌所赠。友情尽在印章中。"这一下,热闹开了。刘国斌说:巴林石是他送给我的,芙蓉石是沈嘉禄送他的,他只是转送。沈嘉禄又说此石其实是杨忠明之前送给他的,而且不叫芙蓉石,叫文洋石。杨忠明说:文洋石要比芙蓉石好些,文洋色泽比较文静,适合文化人收藏,产量更少,而巴林冻石也是上佳印石,现在也难得。

  青田、寿山、昌化、巴林为我国四大印石,而其中灯光、田黄、鸡血又被称"印石三宝",历来为朝野权贵、文人雅士追逐和欣赏。我天性愚钝,许多年里无此雅兴。年轻时,与书画篆刻大家的治印还曾失之交臂过。那时,我在上海某出版社写书稿,社里名家云集,张乐平、华三川、陈伯吹等都在其内,没丝毫架子。一天,责任编辑对我说:"让华三川为你刻个名章如何?"我说好呀,此后却不再细问追盯,直至完稿后离开出版社也未有所获。之后,因工作关系结识海上画家舒伯展,有日,他兴致勃勃给我一印盒,内有我和殷慧芬的一对名章,感激之余我也不问是谁所刻。之后才发现盒内还藏有一剪报,是关于刻章者张用博的介绍。和刘国斌说起这些旧事,他听罢笑我愚昧,华三川自不必说,张用博是来楚生高足,在上海篆刻界就很有名。

  不懂篆印,何谓芙蓉石,何谓文洋石,它们间的区别是什么?我一无所知。虽如此愚盲,如今却在这印石的辗转中,我仍深深感觉到文人间细腻却温润的情意。

  谁说文人相轻,两块通透印石的经历,见证文人间的亲热,茶香、石香之中更有彼此间的心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