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自然农法”的自然情怀:生态茶园应该怎么做?

发表于:2025-01-24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4日,生态茶园、生态农业应该怎么做?大家听到农药、化肥不好,对环境污染,不能用,就开始想用什么代替化肥、农药,使用大量的有机肥、生物农药来代替,这是生态农业的正确思路吗?显然不是,我们当今很多有机农场的经历

 生态茶园、生态农业应该怎么做?大家听到农药、化肥不好,对环境污染,不能用,就开始想用什么代替化肥、农药,使用大量的有机肥、生物农药来代替,这是生态农业的正确思路吗?显然不是,我们当今很多有机农场的经历表明,只是单纯用有机肥代替化肥,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是不能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危害。

 很多人理解的种植业往往是对抗害虫、害鸟、杂草和微生物的过程。而这不是以人类自我为中心的傲慢角度吗?"害虫""害鸟"和"杂草"只是对人有害,这些相对的标签却决定了它们的生死。昆虫被人叫作害虫,不是虫子错了,而是人错了。而目前许多地方的农业面临着不用化肥和杀虫剂,农业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的困境,正是因为人把虫子和鸟赶尽杀绝,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后果。

 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要用什么替换化肥,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大地母亲已经病到需要吃药、做化疗才能维持自身产出呢?在很多相信生态农业力量的新农人眼中,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是食物链中的合理存在,人类与它们的互动应该是相互对应而共存,而非恶性对抗的。

 国人急功近利的一面在食品安全这个问题上被放大了。在听到了太多令人伤心的致人毒害的食品加工故事后,我们变得不再相信纯净的食物。有机茶同样面临高昂的建立可信任的渠道的成本。国外市场稍微好一些,因为消费者已然明了有机的含义,也因为商业诚信体系很健全而信任产品本身。但中国有机认证的信任供给能力太脆弱,市场监管和处罚体制很脆弱。消费者可以信任你的产品吗?对比日本的有机JAS认证,不但在工厂内的控制具备产品本身的可追溯性,并且在销售的运输过程中,对温度也有要求,现在都要用一次性的带纸温度记录仪,因为用纸记录有不可更改性,相比较电子记录的数据则有可能通过软件处理的数据。

 我们的食品市场的信任土壤的贫瘠,直接导致建立起信任的成本太高。所以有机茶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效率大打折扣,让有志改建生态茶园的茶农只靠2-3年的政府补助熬不过转化期,得不到市场对产品的反哺,不得不在气馁中放弃。

 1909年前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威斯康辛大学农业物理学教授富兰克林·金(FranklinHiramKing)远渡重洋,对亚洲传承千年的传统农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得出:美国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就穷尽了地力,使农业产量不得不依靠大量的化肥使用来勉力维持;而东亚的传统农耕系统延绵四千余年,地力却仍不衰竭。他认为东亚土壤延续数千年依旧肥沃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维系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循环:人与牲畜的食物取之于土,人畜的泻物又被制成农家肥还之于土。从土里出生,生后又回归土地。而美国农业为土壤添加的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化工产品,反而导致了土地失去了自我循环的能力。

 健康的土壤本身就能保持作物产量,而滥用化肥不仅无益于作物增产,还会损害土壤天然的肥力。

 百年之前,西方学者跨过重洋远隔和纷乱时局,远赴中国寻求传统农业中可持续发展的智慧。而在一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老师和学生的身份却调转。我们抛弃了农业社会勤勉耕耘、友爱自然、生计永续的种植传统,大肆推崇化肥,农药等西方"现代农业"的产物。当前想向生态茶园转型的初衷,无论是政府还是茶农本身,也很难讲究竟是出于生态情怀还是基于对新利润的战略追逐。

 国际上目前所做的生态农业,在回归土地和自然界的原有规律上秉持着两种不同核心理念。西方的反思和转变诞生了有机农业,而东方式的反思和转变孕育了自然农法。自然农法的原则是维护土地的洁净,不使用化肥或是市面上的有机肥,主要以枯叶或油枯饼等植物性物料为堆肥,不用人畜粪便或外来厨余。

 提倡充分利用健康的土壤的力量,遵循自然,按季栽培,还原自然的生态环境并尊重生态环境,也只有这样,农作物才得以健康地生长,人们才能吃到健康的农产品。而有机农业是允许使用外来有机肥、动物粪便做肥料,从而引出两个问题:1.有机肥的来源就已然"不有机":目前现状下所有销售动物粪便的养殖场,均为密集型圈养,也避免不了抗生素、饲料重金属等污染,这样的原料所堆制出来的有机肥是没有保障性的;2.有机肥的质量和生产诚信很难建立:市场上销售的有机肥良莠不齐,就连食品也能掺假、卖羊头挂狗肉,更何况这有机肥呢?

 从种植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否用有机肥,施肥与不施肥的明显差别在于作物的生长速度,有施肥的农作物,其生长期较短,因此可以较快采收。两者的文化基础、思维方式、观念体系、技术体系都是不同的,但本质上都是同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普遍联系的有机生命体和辩证统一的整体思维模式,以及对和谐、均衡的认同。不同的是,西方的有机农业追求一种"有为"的平衡,而东方的自然农法追求的一种"无为"的恬淡和谐。

 想是与东西方的思维模式差异有关:西方的思维相对逻辑、缜密、细致,而东方的思维模式融合、模糊、简洁。西方的传统倾向于向外求取,而东方的传统倾向于向内化无。有机农业技术的基础还是人定胜天的思维,追求经济效益和产业化经营。而自然农法不是农业技术,更不是经济模式,更多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学。最后所达成的是人和自然的亲近,不仅仅是农业的永续,也包含了其他物种于生态上的永续。

 茶园不仅是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公共生态遗产,更是我们向下一代进行自然教育的基地,培养下一代爱护地球和大自然的同理心,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遵行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并强调亲近自然、直接体验自然的重要性。(本文来源:普洱杂志,作者:陈思)

更多普洱茶相关知识,如冲泡、品鉴、存茶、找茶等,请添加微信:puerchashijie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