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日本老铁壶简介

发表于:2024-12-23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3日,一、日本老铁壶的制作工艺及历史日本铁壶最初的历史已经有点模糊,但渊源还是清楚的:在西方的资料中,无一例外地指出日本铁壶来源于中国唐宋煮水器。日本铁壶最早可追朔至日本江户时期,距今已有数百年之遥。时至今

一、日本老铁壶的制作工艺及历史
日本铁壶最初的历史已经有点模糊,但渊源还是清楚的:在西方的资料中,无一例外地指出日本铁壶来源于中国唐宋煮水器。日本铁壶最早可追朔至日本江户时期,距今已有数百年之遥。时至今日除了南部铁器仍有持续创作与生产,现今备受关注的京都铁器,在昭和期间已因日本茶文化的改变及战争而断绝,因此目前所见如龙文堂等铜盖系统的京都铁瓶至少都具数十年以上的历史。在过去的一两百年里,铁壶在日本非常普及。几乎每家每户都会使用铁壶,而制作精美的铁壶还经常作为高贵的礼物在亲朋好友间赠送。
老铁壶的制作工艺,是金属加工中最为原始的铸造法,铸造而成的铁壶材质本身化学活泼性极高。虽然在当时制作的厂家都有自己的防止铁锈的处理,经过时间与使用环境的洗礼,今日所见的老铁壶绝大多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铁锈、铜绿与各式各样的污染物。用家及藏者若欲恢复往日的丰采与实用性,清洁与整理是绝对必要的。
因以生铁为原料,透过铸造方式,加之作者艺术造旨不同,形成老铁壶特殊的文化。日本老铁壶的铸造方法与现代有所不同,老铁壶当时采用的是一种脱腊技术,每件铁壶铸好后,必须敲碎模具,才可取出。而且以前的老铁壶是纯手工制作,所以制造出来的壶绝对不会出现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它具有外形的全球唯一性,是百年难得的珍贵古董,亦是一件带有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水器。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件日常煮水器来养生,或是一件艺术品来欣赏,亦或是古董来收藏。


二、使用日本老铁壶的好处
1、用老铁壶煮水,一方面铁壶会吸附水中的氯离子,另一方面铁壶煮出的水会释放人体易吸收之二价铁,可以补充人体每日所需的铁质,还可预防及降低高血压,对有高血压的人很有帮助。
2、老铁壶煮水能提高水的温度,因使水温够高,水分子重新组合,具有软化水质,让水变得甘甜,顺口,口感厚实饱满顺滑,对身体十分有益。
3、在品饮好茶,用老铁壶煮水,有事半功倍加分之效,茶汤细腻厚实,加分效果更为显注,特别适合泡老普洱茶或煮茶用。

三、如何使用老铁壶
1、老铁壶可用电炉、电磁炉、或黑晶炉,但不可用微波炉加热,加热功率不要太高(一般在1000W左右),最好是用日本的老火钵炭火,既实用又有品味。
2、因皆整理过,第一次使用时,只需煮水2-3次,煮至水滚,再沸腾10-15分钟,倒至白色杯或碗里,若无色无味即可开始使用,之后皆无需再处理。第一次煮水时,或一段时间未使用后,水中有杂质为正常现象,此为壶内干燥石灰质释出,2至3次后即会消失,此对人体无害,请放心使用。
3、注水时不要注满,6分满为宜(一般不要超过壶嘴与壶身的结合口)。煮水沸腾时,水蒸气会从壶口或壶盖喷出,注意灼伤。
4、尽量避免干烧。在壶内无水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再加热。因为反复而持续的空烧,会缩短铁壶使用的寿命,也有可能将铁壶烧裂。
5、防止温差过大。因铁壶皆为老东西,铁质亦非炼铁,当下在使用时,应防止温差过大。所谓温差过大指的是:壶体温度与水温,两者温度相差过大时。如:壶温低时加入热水,或壶温高时倒入冷水。有类似上述情形时,会有裂壶的风险。
比较好的做法是:一是可采用加热水的方式来补充壶内不足的水量,这么做可以避免温差过大的状况;二是使用两把以上的铁壶交替使用。
6、保持铁壶干燥。铁壶在使用完毕后,壶内还留有水分的话,很容易生锈。所以,每天或每次使用完后,请务必使壶内干燥(但不可干烧),可利用壶身和炉的余热,蒸发壶内残留的水分,放置冷却,以确保壶内的水分完全蒸发,达到壶内干燥。
严禁用(浇)冷水急速降温,因会出现强蒸汽,或破裂。
7、加热后因壶身及壶盖都比较烫,在倒水时可用一毛巾轻按住壶盖,防止壶盖掉落;开盖时也用毛巾轻按住壶盖摘扭再开盖,防止烫伤。

四、日本老铁壶的保养及注意事项
1、壶内已养成石灰质(水垢),此石灰质为山泉水中矿物质结晶,可防止减缓壶内生锈,请勿刷洗去除。
2、铁壶不能用清洁剂洗清洁,壶体不能用尖硬物质擦拭。
3、若想养壶,可于壶身外侧涂上薄茶水或苦茶油或橄榄油。
4、若长时间不使用,可于壶内放入木炭或不用的报纸,保持干燥。
5、保持把手固定并与壶身垂直,不要随意掰动把手,若把手松动了且不能立直,将大大降低铁壶的价值。


五、铁壶的声音
铁壶有趣的地方一个是它的鸣声,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铁壶是会有声响的,铁壶的声响有的像风吹松的声音,有的是波涛汹涌,依工艺师的加工而有不同的效果,这边举几个铁壶的声响供各位参考。
1、底部装响片
注意看有些铁壶底部会有三片左右的铁片,可能还有点生绣,不过您不要嫌它脏,因为这正是釜师精心制作的响片,因为有这种响片所以铁壶才会有悦耳的声响。
2、底部故意有凹陷
感觉上这比较像现代的技法,一般而言具有传统的铸厂或是由釜师手工制作的铁壶底部都会故意留点凹陷,所以您也不要以为底部破了,就是因为有这个凹陷,所以依火的大小就会产生不同的声响,十分有趣。
3、盖的鸣叫
一般而言,这种技法好像多在南部铁壶出现,有个规则,首先壶嘴的根部较低,壶体感觉上呈圆筒状,其中壶底比盖口宽,此外,盖子较薄,有这几个条件后,水沸腾时内部会产生压力水蒸气会往上升,然后从盖口喷出,此时壶盖就会与壶体产生敲打的响声,不过此种壶打开壶盖时要小心,因为水蒸气上升,所以容易烫手,壶主曾经有过痛苦经验,差点打破铁壶。

六、日本老铁壶的选购
选购铁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外型。选铁壶就如同挑选老婆,外型一定要顺眼,真心喜欢它,进而学会与壶对话的乐趣。注意检查壶内外是否有异常的地方,是否有破洞,有无用其他材料修补的,有否渗漏水。
2、破损程度。老铁壶经过时间的淬炼,必定会留下岁月的痕迹。从铁质崩解的程度以及皮觓是否完整,可以决定一把铁壶的生与死。些微损伤还无伤大雅,但是如果壶身已崩解松散或大面积破损,就只能当场宣告急救无效。注意检查壶的内部有否不正常的黑色,是否清理干净,有无异味。
3、落款。龙文堂、龟文堂皆为代表,但由于落款真伪众说纷纭,也可能因年代久远而消失,因此不可一味追求落款,需搭配其它方向来判别(如铁壶的图案、造型、细致度等)。
4、厚薄度。虽然说壶底并不是越厚越好,但是仍建议初学者选购壶底较厚的铁壶。因为老铁壶经由长期的烧煮过后,铁质容易崩解或是转薄,因此在经验缺乏的状况下,厚底的铁壶是较为安全的选择。
5、工艺。可从壶把、壶钮的造型特色,构图的完整与否都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6、整体协调性。注意观察壶把、盖子、摘钮、壶身是否协调,有否串盖、串把、把手是否松动等。
7、财力。铁壶具有让人着迷的魔力,但是买壶需量力而为,过分追求自己无法负荷的层级是不可取的。


七、日本老铁壶的收藏
日本老铁壶历经百年历史的累积,演变出来的铁壶,形制种类大小不同,工匠的巧手,工艺的细腻,使铁壶千变万化,成为迷人的用具。用茶时可见铁壶冲入开水时的样子,相对的客人可看到铁壶镶嵌的一面。不论是素器,高浮雕或金银镶嵌,亦可显现主人品味、所收藏铁壶与他人不同之处,也可展现主人的地位及眼光之独到。
一把正宗的铁壶是很多资深茶客的梦想。从日本的习以为常,到台湾的先知先觉,再到我们的如获至宝,收藏铁壶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老铁壶是一把可以使用的煮水器具,也可以是一件艺术品,一件难得的古董品,善待它时,回馈给您的永远会是一壶圆润浑厚,且富含二价铁的好水及不断升值的历史价值!
日本铁壶的收藏,主要有五点:一是物以稀为贵,二是艺术价值,三是工艺水平,四是品相完好程度,五是个人喜好。
一把好的铁壶,需要真正懂得铁壶的人来欣赏与呵护;一个真正优秀的藏家,能将任何一把老铁壶透过使用与保养展现出超越原有价值的风貌。


八、日本铁壶堂号的历史脉络简介
明治时期是日本铁壶的辉煌时期,星光璀璨:龙文堂出现了安之介、大国、上田照房、井上四大天王;龟文堂出现了波多野正平、梅泉、铃木光重、淡海秀光四大天王;藏六堂出现了四世秦藏六和西垣一瑳;金寿堂的创办人雨宫宗兵衞和龙文堂的安之介为一时瑜亮,现在的欧洲的亚洲民艺馆还收藏着金寿堂雨宫的作品,可看的出金寿堂的历史地位。
就像紫砂有花货和光货,花货就是龙文堂系统,光货(又叫素壶)多出自金寿堂系统。
(1)龙文堂系统的堂号很多,比如金龙堂就是龙文堂针对高端客户产生的,就像丰田里的雷克萨斯。其他和龙文堂有关或代工的堂号有:青龙堂、光龙堂、旭龙堂、万龙堂、信龙堂、山龙堂、地龙堂、龙善堂、龙虎堂、龙方堂、晴寿堂、瑞云堂、龙云堂、金祥堂等。还有祥云堂和大西家有关,正寿堂是京铁壶中风格横跨京铁壶、南部铁壶、地方系三个风格。还有一些其他的一些堂号很稀有,如凤字辈的堂口。
(2)金寿堂(素壶系统)有金青堂、金观堂、金玉堂、金荣堂、金龟堂等。云色堂、光玉堂、省铸堂、松荣堂、三德堂是金寿堂系统五大支柱。光玉堂是素壶中的精品堂号(能做金工的堂号很少,名师也就是那么几个,光玉堂是其中之一)。光宝堂、永宝堂、菊光堂、山玄堂也是金工大家。金工师茂光的作品,堪比龙文堂系统的梅隆轩。
(3)金工系收藏热点名人:梅隆轩(金工师),茂光(金工师),宗仙作(金工师傅),安之介(釜师),大国(釜师),上田照房(釜师),雨宫宗兵衞(釜师),雨宫宗(釜师)等等。
(4)脱蜡法铁壶收藏热点名人:波多野正平、铃木光重、梅泉、淡海秀光、西恒一瑳。
(5)青铜器型、兽口、藏六型收藏热点名人:藏六、井上、雨宫宗兵衞等。
其实日本铁壶的名家大多出在明治时期,以上的名人对中国文化极其了解,到了痴迷的程度,表现在壶上出现岁寒三友、四君子、汉唐诗文、竹林七贤及中国青铜器造型等,尤其是大国寿朗和上田照房,几乎就像中国艺术家,所有作品都具有汉文化特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