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文 化
1月20日讯 凡事失了本意,再怎样巧妙精致,都沦为不切实际。但是喝茶,对中国人而言,不仅象征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更是国粹--
喝茶,或许日本人比中国人喝得更优雅精致一点。日本的"茶道",它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艺术。周作人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日本茶道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是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是日本'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
周作人对日本茶道的解说,必然有一定的道理。他曾留学日本,还娶了个日本太太,并且在日本生活了颇长的日子。对日本茶道的这一番见解,相信是有过深刻的领略后才得出来的。
周作人的那个时代,并不乏名人雅士,可毕竟不是好年月。喝茶这等事,即使未得文人雅士之礼赞,也可自得其乐。而周作人的那些谈喝茶的文章确实是在"苦中作乐"。除此还有那许多谈吃的文章,显然也都不是写于好年好月,反之是在极不太平的烽火岁月里写就的。我也是读完那些文章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苦中作乐",原来"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一点美与和谐"是这个道理!
可我并不欣赏(或说不懂得)日本人的茶道。是那些过多的繁文缛节,使我望而生畏;那无处不极尽耽嗜的情调经营,看着也觉得累。诚然,生活是需要有点品味的,否则日子全然是粗粝,人生也会变得破陋而寒伧。可生活中有过多繁文缛节,这这那那的全都是琐琐碎碎的堆砌,难免会不胜其烦--不就是喝茶吗,有必要刻意至此?
凡事失了本意,再怎样巧妙精致,都沦为不切实际。但是喝茶,对中国人而言,不仅象征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更是国粹。所以喝茶当然是正事,就像吃饭一样。若说吃饭是人生第一事,那么喝茶就是第二事。既然是国粹,且已历千百年之久,喝茶又岂可不讲究?于是乎,用以泡茶的茶壶也是大学问。它既是茶具也是文物;在一把壶里,是有可能看到一个朝代的历史足迹的,重新审视那个时期的文化走向,不也是因此而为吗?而对于茶壶的鉴赏、收藏,甚至是"养壶",已老早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非常高雅且乐趣无穷复有利可图的高尚嗜好。所谓的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并非得要有多高的学识--那不过是让平淡的生活多添点情趣罢了。
问题在于东方人好渊博。日本人固然是天赋异秉的精致营造者,而中国人也不遑多让,最为讲究意境。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就是最早的"抽象派"吗?中国的人文意象特征,几乎都是抽象的。
这样说起来,还是西方人比较务实具体。就以英国人而言,虽也不能一日无茶,并且一天里早午晚都在喝,也喝得很精致,却也仍然是在"喝茶"的范围里。没有繁文缛节,没有零碎的小物件。尤其是他们的下午茶,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已是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下午茶由四点多开始,可以一直喝到五点多六点。食物不多,主要是一些蛋糕、三明治、小饼干。当然,松饼(scones)是必不可缺的。
我们这里的下午茶,酒店里供应的多数是可以吃到撑的Hight tea。大概只有五星级酒店才有英国式的"Low tea"。喝完Low tea六点多回到家,那两杯奶茶和scones还在胃里不上不下。七点钟的晚饭吃不下,免了又不行,因为到了八点多钟肯定会饿。而那时正是英国人的晚饭时间--文化果真不是个空泛的名词,它就在你的生活内容里。
(作者:李忆莙 来源:马来西亚《南洋商报》 责编:艾文华)
更多关于茶的内容,请点击茶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