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临沧着力打造富民强市茶产业

发表于:2024-11-10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10日,网4月15日讯 有一个传说:"临沧布朗族人供奉的茶祖艾楞在临终之前对子孙后代说,如果我留给你们金银财宝,你们总有一天会花完;如果我留给你们牛马牲畜,它们总有一天会死去;所以,我留给你们满山满坝的茶树,

415日讯 有一个传说:"临沧布朗族人供奉的茶祖艾楞在临终之前对子孙后代说,如果我留给你们金银财宝,你们总有一天会花完;如果我留给你们牛马牲畜,它们总有一天会死去;所以,我留给你们满山满坝的茶树,生生世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据史书记载,3000多年前的临沧古代濮人(今布朗族、拉祜族、德昂族、佤族的祖先)是世界上最早懂得种茶、制茶、用茶的民族。3000多年里,茶树养育了世世代代种茶、制茶、饮茶、敬茶的临沧茶农。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临沧,是世界茶树和茶文化的起源中心和核心区域,是滇红茶的诞生地和全国最大的红茶生产基地,是云南普洱茶、蒸青绿茶的原产地,具有发展茶叶产业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品质优势、种质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加工优势、文化优势、品牌优势和条件。

在临沧这一农业大市,茶产业不仅是一个倾注246万各族人民情感的传统产业,更是关乎160多万茶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茶叶产业是一个'丢不起、放不下'的重要产业。茶作为人类生命的永恒伴侣使得茶产业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产业。大力发展茶产业不仅是临沧立足自身独特优势的现实选择,更是面对巨大市场潜力的战略抉择。"市委、市政府提出,按照"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理念,努力打造富民强市的茶产业,力争用10年的时间实现全市茶产业年总产值200亿元的目标,建设红茶之都,打造天下茶仓,开创临茶产业新篇章。

走生态化茶产业发展之路

把临沧茶叶打造成知名安全无污染的放心饮料,让"放心茶"成为临沧茶叶又一张响亮的名片。

凤庆县整合各方资源,强势打造"滇红茶庄园"。计划投资1.03亿元,用五至十年的时间,打造集种植、生产、加工、旅游、养生为一体的产权式茶叶庄园100个。第一阶段用两年时间打造"中国红庄园"、"经典58庄园"、"锦秀茶王庄园"、"有机茶庄园"四个特色庄园,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年产量1000吨以上,年新增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 

20139月启动建设的"中国红庄园"以滇红集团茶科院庄园建设为突破口,建设标准示范茶园1000亩,目前,茶叶科学研究院的智能化苗床工程、茶园道路硬化、万亩标准化示范基地"三改"技术等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完成投资4000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核心产品"中国红"每年可实现产量150吨,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

"滇红茶庄园"是临沧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化茶产业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

临沧按照"生态、绿色、有机、安全、特色、高效"的要求,加快推进茶产业基地建设的生态化、庄园化和规模化。2013年以来,茶叶庄园、茶叶专业合作社建设开始起步。目前,全市正在规划建设的茶叶庄园共8个,分别是临沧天颐茶庄园、云县龙润庄园、凤庆滇红庄园、双江戎氏茶庄园、耿马县勐撒农场农垦特色茶叶庄园、沧源县碧丽源有机庄园、永德鸣凤山万亩古茶树庄园、双江乌龙茶庄园,共组建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168个,为今后大力发展庄园经济、合作社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

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使茶叶产业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由低产、低效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变,向有机生态农业转变。计划到2015年,建成生态茶园60万亩,高优茶园70万亩,有机茶认证园20万亩,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茶园30万亩,雨林认证茶园30万亩。2013年,全市茶园总面积达129.1万亩,采摘面积117.7万亩。其中:全市有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45.3万亩,占总面积的35.1%;有机茶园认证面积12万亩,占总面积的9.3%。按采摘面积测算,全市茶园平均亩产干茶70.5公斤,同比增3.9公斤,增长5.8%。临沧优质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走特色化茶产业发展之路

努力打造具有鲜明临沧特色和强大渗透力的茶文化,突出临沧茶产业的地域特色、生态特色和民族特色。

临沧地处北回归线,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7.5℃,是世界上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方。临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被中国气候学家吕炯称为"世界少有的生物优生地"。1982年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考察临沧后,又提出在临沧建立世界第一流大茶园构想。

临沧现有栽培茶园130万亩,其中,建成无性系高优茶园46万亩,建成有机认证茶园11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种植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比例已达3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正在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临沧正在把吴觉农先生提出的构想变为现实。 

临沧目前茶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经植物学家山茶科分类专家张宏达教授和中国茶科所、云南茶科所鉴定,全市有茶组植物4个系7个种,分别为:大理条、大苞茶、五柱茶、滇缅茶、勐腊条、茶和普洱茶,其中大苞茶为临沧市独有。全市主要栽培的名茶种有: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邦东大叶种、忙肺大叶种、云抗10号、香归银毫、清水3号。现发现并保存有野生古茶树群落80多万亩,栽培古茶园10多万亩,其中,双江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集中连片1.2万亩,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种群密度最大、能制茶饮用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凤庆香竹箐大茶树,是世界上现存最粗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双江冰岛古茶园,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是国家级良种勐库大叶茶的发源地,位居云南大叶茶榜首,被中国茶界专家称为"大叶茶品种的英豪"、"云南大叶种茶的正宗",临沧所制的滇红茶、普洱茶、蒸青绿茶因其品质优良,近现代在国内外被广泛传播,对近现代茶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全市茶叶方面有云南省著名商标16件,云南省名牌产品5件,中国驰名商标3件,"凤庆滇红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而且,临沧不仅加工能力雄厚,加工技术和设备亦居同行业领先水平,现拥有世界一流的茶饮料生产线一条,拥有国外引进的CTC红碎茶生产线25条。以市场为导向,红茶、普洱茶、绿茶、茶饮料等多茶类生产并举的良好格局已在临沧形成。

从历史久远的茶马古道,到保存完好的茶马古镇;从诸葛兴茶的传说,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临沧之行月下品太华茶的记载,临沧境内的茶文化历史遗迹不胜枚举。临沧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专家、学者、文人、墨客。 

临沧茶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文化价值巨大,多年的历史积淀和传承发展,全市确立了"世界佤乡·天下茶仓"和"中国红茶之都"临茶公用品牌,成为大美临沧对外宣传、交流合作的又一靓丽名片。

走品牌化茶产业发展之路

培育一批茶叶知名品牌、营销团队、茶叶企业联盟、茶叶合作社等,强势推动茶产业发展。

临沧近年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临茶营销方式,按照"科技提高品质、文化提升价值、品牌开拓市场"发展战略,以及"闯关东、走西口、稳广东、销香港、拓海外"的临茶营销思路,努力开拓茶市场,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促进临沧茶品牌价值提升。

全面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茶叶知名品牌、营销团队、茶叶企业联盟、茶叶合作社等,强势推动茶叶产业发展。目前,与全球最大茶叶企业联合利华公司的合作稳步推进,沧源碧丽源公司1.5万亩茶园基地率先通过国际雨林联盟农场认证的现场审核,成为中国首家获得国际雨林联盟认证的企业;与云南白药战略合作成效显著,建成云南白药天颐茶品有限公司凤庆茶厂,云南省凤庆茶厂有限公司"五家坡分厂"通过改造已经投产,并推出了"红瑞徕"品牌,云南白药天颐茶庄已开工建设。加快与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利用现代金融手段及产品推动产业发展。与印度、斯里兰卡茶叶企业的合作正在开展。

同时,临沧不断整合现有科技资源,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机构、专家队伍的合作,联合攻关,研发有利于发挥临沧资源优势和具有市场开发价值的新产品。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阳春三月,临沧大地苍翠欲滴,茶香四溢。茶地里,茶农忙着采茶;厂房中,工人们日夜制茶;茶市上,客商如潮供求两旺。

市茶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春茶大宗产品综合价格总体上涨,全市鲜叶平均价格15/公斤左右,毛茶平均价格60/公斤。而全市小区域名茶山价格继续飙升,仅双江冰岛老树茶鲜叶价格就达3600/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200%。 

茶叶产业在临沧突破了单纯农作物的范畴,成为横贯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有上百万亩茶园、上百个精制企业、上千个初制所,产业就业人员在诸多产业中处于重要位置,是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现有茶叶初制所1059所,获生产许可证茶叶加工企业156户,有CTC红碎茶生产线30条,工夫红茶清洁化生产线3条,茶叶综合加工能力已超过10万吨。2013年,临沧茶叶总产量8.3万吨,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2.74亿元,160多万茶农人均来自茶叶的收入达1083元。

临沧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化、特色化、品牌化的茶叶产业发展之路,茶叶产业呈现了量价齐增和茶农增收、企业增效及综合效益大幅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临茶产业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茶农苏有忠

在临翔区马台乡,提起苏有忠,大家就都想到茶叶。其实苏有忠起初不种茶。苏有忠家住马台乡平掌村,村里山地面积多,平均海拔在1460米左右。祖上大家多在山地里种点包谷,又都靠天吃饭,日子过得很不宽裕。

"生态环境好、海拔高、土质好是马台乡的优势,马台乡非常适宜种茶。"为促进农民增收,1972年,乡政府因地制宜对马台乡的产业进行规划。 

"种茶可以吗?几年才见效益……"村民们对政府引导发展茶叶产业心存质疑。而就在这时,苏有忠却看到了在山地里种茶比种包谷划算这样一种前景。

在马台乡平掌村茶产业发展中,苏有忠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苏有忠把自家50多亩山地全部开垦成茶地,在政府的帮助下,苏有忠到外地学习种茶采茶技术,回村后立即采购茶苗,在50多亩山地上辛勤耕作,种满茶苗。因为自家的地全部种上了茶苗,而从茶苗到可以采茶这个过程中,苏有忠家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许多村民都在嘲笑他。但苏有忠并未灰心,坚持每日在茶地里劳作,如对待自家孩子般悉心照顾着每一棵茶树。有耕耘必有收获。几年后,苏有忠家50多亩山地变成了一山绿油油的茶林。采茶第一年苏有忠就有了不错的收益。

看到苏有忠种茶赚了钱,许多村民开始纷纷上门取经。对每一位上门取经的乡亲,苏有忠都耐心地讲解如何种茶、如何管护、如何采茶,甚至到茶地里手把手的去指导村民种茶。在苏有忠的带动下,平掌村大部分村民都开始种茶。

1999年,为了把自家的茶叶向规模化发展,苏有忠又向其他村民承包了50多亩地来种茶。苏有忠给我们算了一笔账,2013年,平均每公斤可以卖到30元左右,他家100多亩茶地,一年纯收入可达到20余万元。尝到种茶带来的甜头后,苏有忠越干越起劲。多年的种茶有了一定的积蓄,他便开始琢磨起在村里建个小型茶叶粗制加工厂的想法。说干就干,2008年,苏有忠投资23万余元建起了平掌茶叶加工厂,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产房有3间。同时,他又拿出14万余元购买了8台机器,主要加工茶芽、红茶和古树茶。

无论是种茶或制茶,苏有忠都一丝不苟,讲求质量。苏有忠的平掌茶叶加工厂加工出的茶叶凭借着质量上乘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信任,来自市外、省外的订单接连不断,产品供不应求。

如今,苏有忠的茶叶生意也风生水起。苏有忠说:"茶叶不仅改善和提升了我们家的生活质量,也让我的人生更有价值。作为一名茶农,我感到自豪。"

(作者:查海霞 杨维 来源:临沧日报 责编:艾文华)

更多关于茶的内容,请点击茶相关资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