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芽茶
紫芽茶是按茶青原料幼嫩芽叶的颜色特点命名的茶。它是从幼嫩芽叶呈紫色的茶树上采取茶青进行加工以后形成的成品或半成品。中国栽培茶树里,芽叶呈紫色的不多。除栽培观赏性茶树外,有意识栽培紫色芽叶茶树的行为更为罕见。中国代表性品种主要有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紫鹃"、浙江省选育的"苔香紫"、福建"大红袍"、"红芽佛手"等。
紫芽茶概述
紫芽茶中花青素含量较正常芽叶高很多,花青素是茶多酚的组成成分。其形成和积累与茶树生长发育状态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较强的光照不口高温能增加其含量,使茶树芽叶呈紫红色。紫色茶所含的脂型儿茶素较一般茶树高,所以制成的晒青毛茶,苦涩味较重,汤色褐绿,叶底(茶渣)靛蓝色。制成红茶,汤乌叶暗,品质较差。故传统栽培技术理念上比较排斥紫芽茶。
市场上出现了以紫芽茶为原料加工的产品。虽然味较苦涩,但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紫芽茶所含有的花青素,对人体生理健康很有好处。花青素为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从广义上看,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在美国,花青素主要用于保健品中,具有减肥、抗衰老、抗辐射的保健功能。
紫芽茶叶数据
紫芽茶的芽叶呈紫色是因其花青素含量较高所致,在绿芽茶中占0.01%,紫芽茶中可高达0.5%-1%,,为一般茶叶的50至100倍;而花青素是多元酚类化合物的一种,也是重要的植物色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保健效果,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及清除自由基,降低人体内自由基的氧化伤害。
专业数据如下:
紫娟茶树属小乔木/灌木型,大叶类,中芽种。树姿半开展,分枝部位较高,分枝密度中等,叶片呈上斜着生,叶长11.0-13.0cm,叶宽3.4-3.6cm,柳叶形,叶尖尖,叶色紫色,叶柄呈紫红色,叶片较硬,叶脉平均为9~11对,叶面平滑,叶缘平整,锯齿浅、钝、稀。花冠直径4.10cm×3.44cm,花瓣5~6瓣,色泽白含绿,质地软;花萼5片,直径0.45cm,花梗长0.89cm,花萼和花梗色泽呈浅紫色;花瓣、花萼和花梗都无茸毛;花柱长1.25cm,3裂,裂位多为1/3;子房茸毛多,雌雄蕊等高,雄蕊约240枚,基部连生。
10月上旬为盛花期,结实率低。茶果呈球形或长椭圆形,果皮色泽微紫,平均厚度0.71mm,果实2-3室,果径1.96cm×1.77cm,种子椭圆形或半球形。紫娟茶树春芽萌发期在2月下旬,3月下旬-4月上旬为一芽三叶盛期。育芽力强,发芽密度中等,芽叶紫色,较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百芽重为115g。扦插繁殖能力强,成活率高,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强,适宜大叶种地区栽种,栽培方法同云南大叶种。该茶树品种产量中等,据云南省茶叶研究所试验,该所实验地6-10足龄茶树平均亩产干茶103.3kg。
据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生化室分析,由紫娟茶树品种春茶一芽二叶所制蒸青样中茶多酚含量为35.52%,氨基酸3.49%,水浸出物44.58%;夏季红碎茶中茶黄素含量为0.91%,茶红素6.99%,茶褐素5.86%,感官鉴定浓强度得分为34.7分,鲜爽度得分为37.6分。描述下来为香气扬,而口感稍淡而苦味明显。充分体现紫鹃为扦插茶园茶的特点。1991年经云南省药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林咏月等人用家猫进行多次实验,结果表明紫娟绿茶具有一定辅助降低血压的功效,因此紫鹃茶名声大噪。众多茶园开始扦插培育种植紫鹃茶树。
紫芽茶功效
天然食用色素
花青素属黄酮类衍生物,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花青素的营养及药理作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方 忠祥等对花青素的抗氧化、抗突变及减轻肝机能障碍等生理功能进行了报道,发现花青素对癌症、心血管和神经性疾病预防具有重要的作用。花青素对眼科、循环系统紊乱以及炎症也具有很好的疗效,并可以降低冠心病发病的危险。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富含花青素的食品、饮料的开发研究也就越来越受到重视。
降压疗效
1991年经云南省药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林咏月等人用体重2.5~3.5kg的家猫进行多次降压实验,结果表明,紫娟绿茶降压幅度为35.53%,优于云南大叶种绿茶(29.04%)。目前,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在开发出紫娟降压保健茶的基础上,正加大紫娟茶树品种的繁殖,并期望在减肥、降血糖等方面加以开发、利用。
紫娟与紫芽最大差别为叶型叶脉,紫娟为中小叶种,叶身薄而叶卖不明显,而紫芽为大叶种,叶身墨绿深厚,叶脉突显与栽培野生茶类似。另外,紫娟毛茶汤色为紫色,汤质薄带明显苦味;紫芽毛茶汤色金黄,汤质厚重、口感饱满、回韵足,茶质介于栽培野生茶与野放茶之间。
紫芽茶历史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杜牧当年见紫芽而歌咏,踏露摘下,"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一幅田园画卷。陆羽曾言"紫者上,绿者下",来赞赏紫芽茶的品质。但当初的紫芽谁也没有喝过,如今的采制茶业里倒因为"芽紫者变异也,味苦劣,常弃之"。各地产茶制茶的制程文本中也有三不采的规定:"不采雨水叶,不采病虫叶,不采紫芽叶"的要义。
紫芽普洱茶古为贡品,采海拔2480米的野生茶树群落,茶树树龄在500--1400年之间。茶树品种与众不同,数量较少。每年在立春前只采一季,按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其汤色透亮、蜜香沁人,是保健养身、提高生命活力的天赐佳品。
最早学术界关注紫芽变异是在武夷山,虽然都知道紫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不同植物中零散变异的现象,多见于夏茶,由于花青素含量极高,因此颜色呈现紫色,花青素口感苦涩,故一直认为不适合做茶。但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在武夷岩茶业内发现,岩茶紫芽变异体经过培育驯化可以产生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而改良后的紫芽口感也可以不那么苦涩,于是福建省茶科所就采用大红袍自然杂交的后代中选育而成了一种无性系新品种:紫芽岩茶。专业描述为:灌木型,中叶类,迟芽种。嫩梢暗黄绿,紫芽,叶柄基部紫红,节间短,茸毛少,叶质软,持嫩性强,芽梢密度高,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春芽萌发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一芽三叶期在4月中下旬,制乌龙茶品质优异,加工品质稳定。该品种育成是利用并改造珍稀茶树品种资源的成功范例,适宜在乌龙茶区推广种植。
1985年,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在该所200多亩栽有60多万株云南大叶种茶树的茶园中发现一株芽、叶、茎都为紫色的茶树,由其鲜叶加工而成的烘青绿茶,干茶色泽为紫色,汤色亦为紫色,香气纯正,滋味浓强。因该茶树具有紫芽、紫叶、紫茎,并且所制烘青绿茶干茶和茶汤皆为紫色,特取名为"紫娟"。该变异品种经过研究和培育,诞生了现在的紫鹃茶树,传统紫芽是指大叶种古乔木因季节和产地而出现的变异芽体,一片茶林中出现紫芽的树很少,一株古树上紫芽者也不多。而紫鹃是扦插的茶园茶树,高产密植,茶园预选变异种扦插,增加光照和温度促使整片茶园植株从芽到叶、到茎都呈紫色。传统紫芽叶身墨绿深厚,叶脉突显与栽培野生茶类似;紫娟叶身薄而叶脉不明显。传统乔木紫芽汤色金黄、口感厚重、滋味饱满;紫鹃茶(滇绿)汤水薄、色褐绿、苦涩味较重,叶底靛蓝色。两者可能的共性是花青素含量高,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
1991年经云南省药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林咏月等人用体重2.5-3.5kg的家猫进行多次降压实验,结果表明,紫娟绿茶降压幅度为35.53%,优于云南大叶种绿茶(29.04%)。目前,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在开发出紫娟降压保健茶的基础上,正加大紫娟茶树品种的繁殖,并期望在减肥、降血糖等方面加以开发、利用。
紫娟,是改良品种,其香气扬,而口感稍淡而苦味明显。与原始种紫芽有一段差距,但有许多人误认是紫芽。茶科乃容易基因变异之植物,只要授粉种生幼苗,通常容易变异。在一般茶园,为了稳定质量与产量,通常使用阡插无性生殖,如果因授粉而产生变异,农民都将之拔除。在群体原始变异种之中,有一类芽头为紫色,通常是三级叶以内都是紫色,其后成叶恢复为深绿色,此即勐海地区当地农民称之为"紫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