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嘉璐:外国人偷不走茶文化
许嘉璐:著名学者、语言学家。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民进中央第十届、十一届主席、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的语言学大师许嘉璐先生,曾贵为国家领导人。他曾深度参与决策高层有关国家文化战略设计的若干工作。对于如何看待中国文化走出去、两岸四地在中华文化这一大格局中又将如何进行彼此的角色定位?他都有着独特思考。而他所倡导的茶文化又如何面对信息化以及年轻一代的挑战,也备受关注。针对这些焦点、热点甚至敏感问题,许嘉璐先生日前接受本刊记者独家专访,逐一解读。
专访许先生,是在他所推动的首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的间隙。与《中华儿女》有着深厚渊源的许老,也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践行者、推动者、传播者。出身大学校长、学识渊博、名满天下,后来又身居高位,接近决策高层,因此,国家许多重大文化战略推出的台前幕后,都有着许先生的身影和功劳。比如作为中国软实力重要体现和载体的孔子学院,正是在他多年的推动下,取得今天的成绩。
茶与中医作"两翼"
在推动传统文化继承、传播、走出去的过程中,许嘉璐经过深思熟虑所提出的"中华文化一体两翼"观点,广为关注。其中,一体是指宇宙观、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四观"的内涵,"翼"是使"体"能够飞起来的通道和形式﹔"两"者,一为中国医学,一为中国的茶文化。
为什么要以中医和茶文化为"翼"?许嘉璐认为,是因为在中华文化无数文化形态中,最全面、最系统、最具体、最切身的,当属这两项。至于其他文化形态,诸如书法、绘画、戏曲、歌舞、工艺、武术等等,虽都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彰显著中华民族的性情和品格,但都如同飞鸟身上的羽毛。茶与中医,堪称展翅大翼。
以下是有关访谈摘要:
《中华儿女》:茶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固守传统固然重要,但面对国际化、信息化、互联网背景下的青年群体,传统与现代如何契合,从而起到传播效应?
许嘉璐:提出一体两翼的中华文化传播观念,是经过长期的观察思考。也有我自己的体验以及传播的经验。例如在全球推广孔子学院时,建了6所中医孔子学院,受到当地欢迎。通过中医养生的传播,更多的外国人,包括外国政要,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有了很明显的接受。这是我的一点点实践。在我和国际友人打交道时,也不断和他们讲到茶,送给他们茶,教他们喝茶的方法。于是有些外国朋友就养成了只喝中国茶的习惯。不再只喝立顿,也不加奶、加糖。所以形成以一体两翼的思考。
我也在做两岸书画间的交流,总体都还是过去书画流派的。比如用毛笔蘸着墨汁在宣纸上写画出东西,这个还没变。这就是体,是根本。虽然体没变,但形式变了。
两岸四地破解共同难题
《中华儿女》:两岸四地同文同种,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您觉得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彼此角色如何定位?又有哪些不足?
许嘉璐:两岸四地在整个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当中,都应有所担当。包括在海外五千万以上的华人华侨,也应该有所担当。但这个担当不是大陆政府、官方给布置任务,华人华侨们在那里坚守就是一种担当。
讲到四地的特色,从表面看,是很显然的,台湾的文化受美国、日本影响很深﹔香港,受英国美国影响很深﹔澳门则受葡语国家影响很深,但所有的体没有变,也就是根没有变,甚至在某些方面他们保持的根,比大陆还要强一些。为什么,我曾经有一个判断:任何文化,从原旨上说,都有排他性。但是,不同的民族,排他性的力度不同,在排他性之外,也都有包容的一面。不同的民族,就看你包容与排他,权重多少。中华民族,排他性弱,包容性强。有些民族,有些文化,就排他性极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产生包容。
因此,台港澳,由于是外来的文化和固有的文化产生矛盾,不知不觉中,就产生排他,排他的形式不一样。表面有拒绝、抵制,更多地是我让你只停留在生活层面。如衣食住行,甚至于宗教信仰,法律制度。但是根,宇宙观、价值观、伦理观和审美观不变。
所以我们到香港去,看到警察在出更前,要拜关公,包括原来英国人做的督察,都要拜关公。包括到楼宇中,你可以看到,很多家庭在门外都有一个小香炉,拜土地,还有清明节拜祖,四地都一样。如台湾最堵车在清明。因此,一说起弘扬中华文化,很容易得到呼应。现在最大的实体是台湾,面积大,人口多。而且在家庭生活,私人场所,保持中华文化的伦理道德,台湾甚于大陆。这个差距还不是一点点。
《中华儿女》:现在两岸四地的一个共同难题,可能是传统文化面对年轻人怎么办?具体到茶文化,在青年群体中传承的瓶颈问题,怎么办?
许嘉璐:传统文化要向青年人普及。比如今天一个青年演讲的做法,给我一个巨大启发。未来青年人是主体,传播要靠青年人,不是靠老头子。他所作的,我做不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亦不足畏也。我们年纪大的人,特别期望、关注和支持他们年轻人。
茶文化面对年轻人怎么办?除了在大学生当中组织茶会外,我认为应该进入中学。中学才是扎根的时候。你跟孩子讲陆羽什么的可能早了点,但起码告诉孩子们,喝可乐的话,沉淀到身体里,今后是要得病的。你们都是为人父者,幼儿阶段千万别吃麦当劳,别喝可乐,除了肥胖之外,还会有多动症,保持一辈子,影响孩子的心理和学习。但是喝茶没事。比如我父母小时候不让我喝茶,是因为小孩子胃弱,到了高中就可以。现在有人建议喝绅士茶。如果真正懂得喝茶,无形中,就会把自己带到绅士的层面。但是影视作品中,黑老大的屋子内,总有一个茶台,在那喝茶,其实是在糟蹋茶。
再比如我小时候,在北平,每个社区都有个茶馆。每次听书,都是在接受传统文化。可是现在,两人喝一顿茶,一结账一千五。所以我说这些很过分,是要断了茶的命啊。几个人能喝三五万一斤的?不都是为了银子幺?这是个社会的整体问题。
《中华儿女》:传统文化讲究师徒口传心授,身心感悟,但在现代纷繁复杂快节奏的生活中,如何能做到呢?
许嘉璐:中华传统文化的振兴、复兴,我认为要通过三个系统。一个系统,是社区﹔一个是宗教﹔而最重要的,政府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持、引导、保障作用的,是教育系统。我所强调的教育系统,那就是幼儿排除在外,从学龄前开始,一直到博士后。
大约十年前,我在《求是》杂志发文:论大学校园文化。大学功能是什么?是保存、弘扬和创造文化的基地。要把大学从培养高级打工仔的场合变成一个保存、弘扬、创造文化的地方。把高级打工仔打造成全人。
再一个是宗教。有些寺庙场所,开始办茶禅会,这就很好。如果从中学到大学,都有茶会,人数越来越多,希望在青年。这一批人成为骨干,就是茶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
外国人没偷走茶文化
《中华儿女》:茶是中国特产,也是发源地,茶文化历史悠久,但传到西方后,也形成了西方的茶文化,比如风靡全球的英式下午茶。东西方茶文化的不同点在哪里?怎么看彼此间的竞争关系?
许嘉璐:他们的茶叶都是从我国引种的,并且都是英国人从我国偷去的茶种。英国军官从福建把茶种偷出去,但没偷走茶的文化,包括喝茶的方法。
英国人好喝茶,从中国进口茶叶花费了他们大量的外汇,导致英国殖民地和本土在茶税上的矛盾,并引发战争。为什么外国人要喝中国茶?是因为饮食习惯。他们以动物脂肪为主食,消化不良,如果喝茶就会消除。于是针对这个需要喝红茶。太苦,于是加糖、加奶,并逐渐形成文化,但是不知道另有天地,中国茶不仅解决身体的问题,还有心的问题。
为何以中医、茶作为两翼?这是针对西方的一神论、排他性,世界什么都是二元的,二元是对立的,不是和而不同的,但中华文化讲究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平共处。这个理念能改变西方的哲学观和方法论,也可能五百年后能实现,现在就要传出去。现在可以说是最佳时期,因为西方人在反思他们那一套走到头了,包括科技。
所以,人类要想可持续发展,需要东方智慧。我们需要用茶、中医来推进,恰当其时,但坦率地讲,我们没做好准备。
从总书记的"茶酒论"看走出去
《中华儿女》:中央决策高层倡导"走出去"战略,不管是经济层面、还是文化层面,既然要走出去,那么如何通过茶文化这个载体实现走出去?茶文化承担着什么样角色?
许嘉璐:在论述中国与欧洲的关系时,习主席用到了酒和茶的借喻。他说,茶和酒不是不可兼容的。人们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欧洲主张多元一体。显然,酒茶是文化的不同表达,和而不同与多元一体则是文明哲理的不同切入,都在以不同方式展现人类文化的多样以及世界文明的多彩,这同习主席此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演讲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是,我们在文化对外传播上,全国都面临一个问题,可能导致总书记的号召,无法落实。因为我们只有一套话语体系,只会在党支部会上,在学生论文答辩时的那套话语,转化成一个另外的文化背景,则不会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