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知识汇】普洱那些少数民族自治县

发表于:2024-12-23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3日,普洱,古为"百濮"、"百越"居住的"闵濮之乡"之一。唐代南诏国置"步日睑",后有"步日部"、"普日甸"、"普耳"、"布尔"之称。清代置普洱府,其地名演化为普洱,为哈尼语地名。"普"为寨,"洱"为水湾,

普洱,古为"百濮"、"百越"居住的"闵濮之乡"之一。唐代南诏国置"步日睑",后有"步日部"、"普日甸"、"普耳"、"布尔"之称。清代置普洱府,其地名演化为普洱,为哈尼语地名。

"普"为寨,"洱"为水湾,"普洱"意为水湾寨。因宁洱东、西洱河于府城东、西两侧由北向南流淌,相会于三岔河,成三面环城之势,加城北有凤凰山,使之呈"三角半岛"之状,故此得名。2007年1月2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2007年4月8日,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庆典活动在思茅隆重举行。

思茅市更名普洱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缘由:一是尊重历史,实现渊源认同。早在1729年,清王朝即在思茅设置普洱府。新中国建立后,普洱相继更名为普洱专区、宁洱专区、思普地区、思茅专区、思茅地区等。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思茅撤地设市。现在思茅市更名普洱市,秉承了历史渊源。二是尊重少数民族意愿,实现民族认同。1950年,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召开,各少数民族首领、头人、代表踊跃参加,规模空前。1951年,当地各少数民族头人和党政军代表举行大会,刻立了被称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民族团结誓词碑,表示要"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由于这些特定重大历史事件,当地各族人民对"普洱"这一地名怀有特殊的民族感情。三是尊重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意愿,实现社会认同。近年来,思茅各界人士纷纷表达了更名普洱的意愿。在上报国务院审批之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广泛征求了相关州市、相关部门的意见,并举行了专家论证会,社会各界人士普遍予以认同。

NO.1思茅区




"思茅"原为"思摩",也有"丝毛"、"思毛"、"思么"之写,属一名多写。因早期居住思茅坝的是少数民族,故"思茅"是由"思摩"部落名译音演变而得。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思茅通判。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思茅厅。民国2年(1913年),思茅厅改为思茅县,为一等县。1993年3月25日,撤销思茅县设立思茅市。2003年10月30日,原县级思茅市改为翠云区。2007年1月21日,翠云区改名为思茅区。

NO.2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宁洱"原为县名,县城为普洱府治,并驻有普洱镇总兵。"宁洱"意为安宁的普洱。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宁洱县。民国2年(1913年),将宁洱县改为普洱县。民国6年(1917年),复名为宁洱县。1951年1月1日,宁洱县改为普洱普洱市县(区)乡(镇)地名简明名录县。1985年12月,成立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007年1月21日,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更名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NO.3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墨江"以由北到南穿越县境中部的阿墨江而得名。历史上此江下游为哈尼族支系"阿木人"居住地,以族称取名为"阿木江",后书写演变为"阿墨江"。据《普洱府志》、《新纂云南通志》记载,墨江原名"他郎"。清雍正十年(1732年)设他郎厅。民国2年(1913年),改名为他郎县,为二等县。民国4年(1915年),呈准以阿墨江为名,他郎县改为墨江县。1979年7月30日,撤销墨江县;11月28日,成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NO.4景东彝族自治县

景东,系傣语地名,景:城;东:坝;景东,既坝子城,因位于景董山东麓,故名。明景泰(1454年)《云南图经志书》卷四"景 东,古徼外荒服地,曰柘南,曰勐谷,曰景董,为昔濮和泥二蛮所居。""景东,古柘南也,蛮云勐谷,又云景董,元为开南州,隶威楚路军民总管府,后升为景东府。"《山川》条载:"景董山,昔为酋寨,今立为卫,筑城其上。"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及《新纂云南通志》载:西汉时属益州郡,三国蜀汉时属永昌郡。唐(618年~690年)剑南道属濮子部,南诏和大理国时设银生府(六节度之一)和开南城。南宋( 1 1 2 7年~1279年)属当箸赕(勐谷),属威楚府,开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设开南州,隶威楚路军民总管府,至顺二年(1331年)升为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降 为州,隶威楚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升为府,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设景东卫,隶云南布政司;嘉靖中(约1542年~1551年)设通判,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裁通判设同知;清康熙四年(1665年)设流官掌印同知;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府为直隶厅,隶云南省迤西道;民国2年(1913年)改直隶厅为县,隶云南巡按腾越道。1950年5月,景东县人民政府成立。1985年6月1日,成立景东彝族自治县。

NO.5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景谷古称"勐卧"地,傣语"勐"为地方,"卧"为井,意为有盐井的地方。据传:"威远"系"卧允"的译音,意为盐井城。以穿城而过的景谷江(威远江)得名。唐永泰元年(765年),南诏赞普钟十四年置威远城,属银生节度。唐乾符六年(879年),南诏政权置威远睑,属银生节度,后改属蒙舍镇统领。元至元八年(1271年)设碌必陇管民头目。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设威远州,属威楚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威远州,属楚雄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升为威远府,直隶云南省承宣布政使司。建文三年(1401年)置威远土知州,属云南省布政使司。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土归流"设威远厅抚夷清饷同知,属镇沅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设普洱分防威远厅抚夷清饷同知,属普洱府。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威远县,属普洱道。民国3年(1914年)改为景谷县,属普洱道尹公署。1949年6月,成立景谷县人民政府。1959年1月,镇沅县合并景谷县。1961年2月,景谷、镇沅分设。1985年12月25日,成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隶属思茅地区行政公署。

NO.6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镇沅"一名,始见于《明史,地理志》。傣语称"柳追和",又称"镇也",傣语"正"为小城,"也"为粮仓,意为粮仓之城。后来,"正也"转音演变为镇沅。一说"土居沅上",故名"镇沅"。

据嘉庆《大清一统志》记载:"镇沅汉为益州郡徼外地。唐南诏 时为银生府地。宋大理时段氏不能服。元时内附,属威路,后改置按板寨,属元江路"。《明史,地理志》:"镇沅府,本镇沅州,洪武三十五年(按:实为建文四年)十二月置。永乐四年(1406年)四月升为府",隶云南布政司。《清史稿,地理志》载"镇沅直隶厅:雍正五年(1727年)设流官,并改者乐甸长官司为恩乐县来隶。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降直隶州。道光二十年(1840年)升厅省恩乐入焉"。《普洱府志》载:"威远(今景谷县)土州于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威远厅,由楚雄府改隶镇沅府。……至乾隆间镇沅府降为直隶州,威远厅改隶普洱府。……镇沅县设治于旧城,民国元年(1912年)废厅改县,移至按板井",隶普洱道尹。关于设治,据《新纂云南通志》载:"镇沅厅城、镇沅府城旧为土城。乾隆三年(1738年)改筑石城,嘉庆十五年(1810年)坍塌,奉文缓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升厅载恩乐县后,厅城移驻恩乐县城。恩乐县城,旧为者乐甸长官司治,有砖城。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设流为恩乐县治。"同治元年(1862年)又从恩乐城移驻旧城(今按板镇)。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镇沅县城按板井,10月16日建立了镇沅县临时人民政府,隶属宁洱专区(1953年改为思茅专区)。1954年改为镇沅县人民委员会,因按板井地面狭窄,县城移驻下观音(现按板镇镇政府)。1958年1月,景东县的勐大、里崴、振太三个区划归镇沅县,同年底由8个区调整为11个公社。1959年1月,镇沅县撤销,将新抚公社划归墨江县,德安公社划归普洱县(今宁洱县),者东公社划归新平县,恩乐和文龙公社划归景东县,其余公社并入景谷县。1961年3月,恢复镇沅县,除新抚和德安公社外其他公社相继划归镇沅县。

1990年2月,成立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1998年2月,镇沅县政府驻地由按板镇迁至恩乐镇。

NO.7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江城,以江水环绕县境的地理特点,定名江城。江城设县较晚,现所辖政区东晋、十六国、南北朝(4世纪~6世纪)时属永昌郡; 隋、唐、五代、十国(6世纪~10世纪)时属剑南道濮子部;南诏 (10世纪)时属银生节度地;宋(10世纪~13世纪)大理政权时属威楚府;元、明(14世纪~18世纪)先后归广西元江宣府司、元江路管理,并设钮兀司,清朝年间为普洱(今宁洱)、墨江、元江三县插花地。今县政府驻地南诏时曾叫"羌浪川",立清后改称"勐烈",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勐烈弹压委员,民国5年(1916年)改勐烈行政委员,民国18年(1929年)将宁洱、墨江、元江三县的插花地和原象明县的部分地方划出建县,1954年5月18日,成立江城哈尼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NO.8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自汉代以来就有澜沧江的名称,《华阳国志》及《水经》中的兰苍水,又名仓津,即是澜沧江的别名。《汉书》中的劳水,即为云南永平县以上澜沧江水系的统称,明清时期,流经西双版纳的澜沧江河段又称作九龙江。澜沧江一词来历有多种说法,说法一:《澜沧地名志》中记述据史料记载"古兰沧水,本作兰沧,今人多误作澜字,讹为澜沧……";

说法二:据说来自傣语,傣语称澜沧江为"南咪兰章","南咪"指江河,"兰"意为百万,"章"是大象,汉译为百万大象之江。从前,澜沧江两岸森林茂密,地广人稀,茫茫林海之中栖息着不计其数的亚洲象,沿江两岸的傣族农民,都有养象耕田的传统。由于兰章与澜沧语音相近,不识傣语的人,误将兰章读作澜沧,传下了澜沧江这个名称;

说法三:《畅游民族走廊/从世界屋脊到太平洋澜沧江-湄公河全景纪实》中记述"澜沧江"这个名字是彝族对它的称呼,意思是"老虎坠落的深谷";

说法四:普洱市县(区)乡(镇)地名简明名录四:澜沧江--湄公河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学术讨论会与1995年11月21日~23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员、法国印度支那半岛李斯羽文化研究中心及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1075研究组联合发起和组织召开的。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几位研究生的《澜沧江名称的由来及有关的民族迁徙》一文对"澜沧江"这一名称的意义及由来做了一些探讨性的解释,同时对与此有关的民族迁徙问题进行了一些阐述和分析。他们认为,14世纪建立老挝澜沧江王国的老族是从中国云南省境内沿澜沧江等河流的河谷迁徙而至,因此澜沧王国的国号"澜沧"意义上与"兰沧水"的"兰沧"相同,运用地名学方法,可以确定"兰沧"源于百越语,"兰"是百越地名通名,意为水。

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西汉属益州郡哀牢地。东汉至两晋属永昌郡。唐南诏时称"邛鹅川",属银生节度辖境。宋大理国时期属永昌府。元属木连路军民府(治所在孟连)。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孟连长官司后,为该长官司辖地。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设孟连宣抚司,属孟连宣抚司管辖,上隶永昌府(乾隆二十九年改隶顺宁府)。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正式核准分小黑江以北缅宁厅属猛猛(今双江)土巡检所辖之上改心地和小黑江以南孟连宣抚司所属之下改心地置镇边直隶厅,厅署设于圈糯(即谦糯),隶云南省迤南道(驻普洱),此为澜沧设治之始。"镇边",乃镇慑边境之意。民国2年(1913年),改镇边直隶厅为镇边县,民国4年(1915年)因"镇边"与广西"镇边"重名,当时县署根据本县处于澜沧江西岸,建议改名"澜沧县",报经云南省长公署转北洋政府内务部批准。1949年2月,澜沧解放,4月建立澜沧区行政专员公署,12月撤销澜沧专员公署,复为澜沧县,隶属云南省宁洱专员公署。1950年6月,成立澜沧县人民政府。1953年4月,成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NO.9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孟连在唐南诏时称"茫天连";大理时称"孟连"元朝称"木连";明代称"孟链"(又写作猛脸)。"孟连"系傣语地名。"孟"与"勐"、"茫"音义相通,有察看,发现之含义,孟连二字合起来讲即为"寻找到的普洱市县(区)乡(镇)地名简明名录地方"。

据《云南傣族社会历史调查材料》(孟连沧源和金平傣族地区)第九册载,"孟连宣抚司历史情况"一文称,700年前勐卯(今瑞丽)傣族土司死后,诸子争权,酿成内乱,由一名叫舍德法(一说舍岸法)的王子率领家臣奴隶百姓沿怒江南下进入阿佤山区居住勐板、港色一带。随王子南迁的家臣中由"兼德"、"兼海"、"兼冒"分散率领寻找住地。他们先后进入芒掌、帕当等地,在山谷里开辟了许多可垦之地,人们把这些地方统称为孟连,意为找到了肥沃的土地,美丽富饶的地方。孟连一名系沿用古代孟链长官司旧名,元朝始设治-木连路军民府,据《明太宗实录》卷四称,明永乐四年(1406年)四月戊寅日,设置孟链长官司(隶属云南都司)。《孟连土司亲供册》载: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设孟连宣府司,乾隆间换发满汉篆文"孟连宣府司"铜印。属永昌府。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改隶属顺宁府(今凤庆县),光绪二十年(1894年)归镇边直隶厅(今澜沧县),民国时期属澜沧县,(但扔持宣府司的土司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属澜沧县。1954年6月16日,成立孟连傣族拉祜族佧佤族自治区,1956年改为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NO.10西盟佤族自治县

西盟一名含义历来有三种说法。一说,西盟为拉祜族语,"西"为金子,"盟"为地方,即产金子的地方。二说,西盟即立盟誓约得名。清同治年间拉祜族首领三佛祖从澜沧移佛教,护教上清政府统治较薄弱地方西盟,借佛教掩护,以神灵化身出现,于佛殿山盖佛房、建白塔,并从怒江、丽江、临沧、澜沧和缅甸的勐班柯、勐兴威请来拉祜族、傈僳等若干部落几千户,由三佛祖召集本地和外来的大小头领于佛房烧香磕头,求神拜佛,歃血盟誓,确立了三佛祖为首领的氏族部落领主政教合一的政权,从而统治西盟。三佛祖二世李通明继位,仍利用佛房立盟誓约,并以武力向外扩地,同时举行一年一度烟会,对外扩大影响,巩固其统治,势力渐大,故名西盟。三说,西盟是传教的地方,西盟一名的由佛教经典中"须弥"术语之转音,"须弥"曾经写为"西明",后写为"西盟"。以上三种说法,多倾向于第一种说法。

西盟地区西汉时属哀劳地。东汉、蜀汉、两晋时为永昌郡地。唐南诏时为银生节度地。宋大理国兴起时为倮黑部地。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属镇康路。泰定三年(1326年)改属木连路。天历元年(1328年)改属顺宁府。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属孟连长官司。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属孟连宣抚司。光绪十四年(1888年)改属镇边直隶厅。民国2年(1913年)镇边直隶厅改称镇边县,属镇边县辖。民国18年(1929年)设西盟区。民国28年(1939年)改称西盟乡,隶属澜沧县。1950年设立西盟区政府,隶属澜沧县。1956年6月,成立西盟佤族自治县筹备委员会。1965年3月,改为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作者:佚名 来源:普洱微生活 责编:滇云木呆)

更多关于茶的内容,请点击茶相关资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