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投资性奢侈品 普洱茶研究

发表于:2025-01-22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2日,编者按:普通的普洱茶当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要找的是,每斤价值十几万元,或者至少也得价值成千上万元的那种。需要声明的是,同所有的普通投资者一样,我们不是"烧包"。对这种理所当然可以位列奢侈品的茶品感兴

编者按:普通的普洱茶当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要找的是,每斤价值十几万元,或者至少也得价值成千上万元的那种。

需要声明的是,同所有的普通投资者一样,我们不是"烧包"。

对这种理所当然可以位列奢侈品的茶品感兴趣的理由在于,买下一斤,它的平均年增值速度达到25.9%。想想过去的两个月,你手中的股票吧。

所以,我们有理由去寻找更多的类似陈年普洱茶的"奢侈品"。

关于"人口红利"期社会主体消费倾向的研究,为我们的寻找提供了更明确的支撑理由。原来,更多的有钱人和有点钱的人,目前就特别偏好于这类投资性奢侈品。

注意,是投资性奢侈品,不是几年来在一众潮流媒体中一再渲染的"劳斯莱斯"、"劳力士"那种。

我们还特别约访了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和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研究部主管乔纳森加纳,他们的研究证明了中国消费能力进一步扩大和消费潜力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当然,在尚在培育中的国内市场寻找投资性奢侈品,无疑是件考验投资者眼光的事。就像普洱茶,目前具备这种潜力的投资品种,可能更多地出现在食品饮料行业。那么,该行业即将成为下一个普洱茶的会是谁呢?

关于投资性奢侈品属性的探讨,或许也能够为读者独立判断和在更广泛领域的寻找,提供些许依据。

一斤普洱茶一万多元,这还不是最贵的,价格更高一点的,每斤需要十几万元。在普通人眼中,想象杯中茶水的价值或许可以转换为同等体量的钞票,不见得是件轻松愉快的事。

但实际上,不是每斤普洱茶都需要十几万元,能够达到十几万元价格的是市场上稀缺的"30年陈"茶。同样,实际上,普通人也不是不可以愉悦地消费这些昂贵的茶品,因为它们在不断升值。目前普洱茶的价格行情是十年翻十倍,存茶年增值速度达25.9%,购买它们不但保值,而且收益不菲。

奢侈品消费有潜力

工薪阶层可能确实不会悠闲地啜饮例如"30年陈"普洱茶这种昂贵的奢侈品,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消费类似的奢侈品并非是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

从美林去年四季度披露的《2005年亚太地区世界财富报告》中,我们看到的中国日益增多的富裕人士和富裕人士日渐增长的资产净值,或许可以表明这个日渐壮大的经济体中的居民对于所谓的奢侈商品的消费潜力。

这个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富裕人士的人均资产净值达到500万美元,远超过全球平均380万美元的水平。中国富裕人士的数量在亚太地区仅次于日本,也远远超过亚太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富裕人士和富裕人士资产净值的增多,更多地显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我们发现,富人富、穷人穷的主因之一是他们的思维模式不同。

富人重在创收,穷人重在节支。这里所说的"重在"主要指个人绝大部分时间、精力、朋友圈子的重点投向上。

本来这两种思维模式难分高下,不过它们一旦与外部因素--如恶性通货膨胀相结合,穷人依靠积蓄的财富积累方式必将远逊于积极创收。

通货膨胀可以说是社会财富再分配主要的宏观力量之一,因为它利于垄断行业、不利于竞争性行业;利于雇主与中高层管理人员,不利于普通雇员;利于城镇居民,不利于农村人口;利于有业者,不利于无业者;利于壮年人,不利于离退休老人。

虽然目前通货膨胀率尚在可承受范围内,但这不能改变富人阶层形成的大趋势。

另外,富人富、穷人穷的主因还因为富人、穷人的风险偏好不同。

富人为自己打工,穷人为别人打工;为自己打工者为赚取高收益而承担了高风险,为别人打工者则是低风险低收益。

为自己打工者创业初期非常艰难,闯过难关后随着雇工数量的大幅上升,收入也将呈几何式增长;而为别人打工者收入基本是算术式增长,升职加薪的改变其实相对有限。经济繁荣时期,为自己打工者获得成功的概率大增。

"人口红利"期消费倾向:投资性奢侈品为主,消耗性奢侈品为辅

美林的财富报告还显示,77%的中国富裕人士年龄介于31至55岁之间。而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恰恰是今日中国社会构成中的主体力量,在人口结构中的占比超过三成。

数据显示,1949年以来,中国出现过三次人口高峰:第一次是1953-1958年,建国后人口恢复性增长,人口基数尚小;第二次是1964-1974年,"三年困难时期之后"人口爆炸式增长,这代人目前正值33-43岁的壮年期;第三次的1985-1991年人口高峰,这是第二次人口高峰的后代。

经济学家认为,在人口转变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也就是人口负担系数比较低的局面:总人口呈"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劳动力供给充足,且人口的社会负担相对较轻。中国过去的人口高峰状况正令中国经济进入目前的"人口红利"阶段。

"人口红利"已经在许多经验数据上得到证实,这不是我们这里讨论的主旨,我们想知道,在"人口红利"时期,居民主体的消费行为,消费模式将会产生什么变化。

根据总结的财富流转图,人口第一高峰的人基本属于"阶段一"时期。他们工作时期物质相对匮乏、投资手段也相对匮乏。比较起来,他们不会赚钱也不会花钱,收入主要用于少量消费+银行储蓄(C+S),银行储蓄是主要的保值升值手段。

人口第二高峰的人,相当多城镇人口进入"阶段二",消费能力有了提高,但基本还属于会省钱的人,投资手段多元化(C+I),储蓄增速放缓,农村中只有极少数人进入"阶段二"。

第三次人口高峰在城镇中出生的人很多已经进入财富流转图的"阶段三",他们赚钱意识强,不过由于刚刚进入工作阶段,消费能力受收入、财力的限制,只能说他们已具备较强消费倾向,在国外的话,银行信用卡的盈利主要是针对这类型人群的。

目前的社会主体以"会挣不花"的人为主,他们会消费什么呢?

我们认为,他们的消费倾向将是"投资性奢侈品为主、消耗性奢侈品为辅"。

就食品饮料行业而言,"投资性奢侈品"与"消耗性奢侈品"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保质期长,后者保质期短。前者如高端白酒、红酒、黄酒、普洱茶等,后者如参翅燕鲍等。外沿扩大些,房地产是投资性奢侈品,而汽车是消耗性奢侈品。投资性奢侈品的特征之一是技术进步慢,消耗性奢侈品的特征之一是技术进步快。

中国掀起投资热,古董字画、房地产、股票、普洱茶等等呈现保值升值特点的商品皆成为追捧对象,就是有此背景。结合目前的经济繁荣、流动性过剩,投资性需求大大旺盛。

有意思的是,我们在美林发布的亚太地区财富报告中,也看到了中国富裕人士对于艺术品和收藏品等反映个人嗜好的投资,在他们的资产配置结构中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艺术品价格指数图反映的是,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与证券市场繁荣有一定相关度,因为它们所处的经济背景相同("梅-莫斯艺术品价格指数"是国际指数,"雅昌指数"是国内指数)。

回到普洱茶,目前每斤普洱茶新茶的价格为100元左右。普洱茶价格显著增长发生在2004、2005年左右。如今人们普遍还认为,从2003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发生了一次较为明显的"消费大升级"。

当时的物价上涨催生了一批高端品,在高端消费品层面,过多的财富追逐有限的高端品,造成高端品的价格不断抬高。未来的发展很有可能是这批高端品进一步发展成为奢侈品。

通过中国房屋销售价格分类指数可以看出,豪宅价格指数上涨启动时间晚于普通住宅,但2003年消费升级开始后,增速明显加快,2006年从相对涨幅上已经超过普通住宅,我们预测,随着收入水平两级分化的继续,豪宅价格还将继续大幅增长(经济适用房价格上涨幅度较慢,可能与政府补贴有关)。

寻找投资性奢侈品

普洱茶是国内投资性奢侈品中的先行者,如果以食品饮料业为例,我们认为,未来茅台酒也极可能成为重要一员,并由茅台酒的引领,整个高端白酒、红酒、黄酒进入一种按投资性奢侈品估值的新阶段。

一件奢侈品要成就其投资价值,必须具备几个基本条件:第一,使用价值及衍生使用价值;二是能长期保存;三是历史悠久、有文化积淀,有皇家贡品身份的最佳;四是资源稀缺,不可复制性(三、四这两点决定它的高贵价值),五是越陈越好、越贵(收藏投资的意义所在)。

先天禀赋

我们对照普洱茶这个先行者来说说高档白酒、红酒、黄酒这三个酒种。

在投资潜能上高档白酒最显著、高档黄酒其次,红酒虽排在最末,但却是国内最早展现其投资享乐性的。比如消费者可以预先订购"张裕"卡斯特酒庄酒,这桶酒存放在"张裕"的酒库中,需要时才罐装,并贴上定制标贴,用于婚庆或大型宴会。

●第一,使用价值

普洱茶、白酒、红酒、黄酒的最基本价值都是具饮用功能和衍生价值:普洱茶有降脂、减肥、养胃等保健功能;酒精虽说摄入过量会伤肝,但中医认为,酒能通经络,适量饮酒可科学养生。据称研究表明茅台酒有助于刺激肝脏产生金属硫蛋白,这种蛋白有防氧化、抗衰老之功效;红酒的白藜芦醇能降血脂、血压;黄酒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丰富,被誉为"液体蛋糕"。

●第二,保存时间

普洱茶是后发酵茶,保存期长,保存上还有干仓、湿仓的不同方法。

酒类产品保存期上蒸馏酒>酿造酒,即白酒>红酒、黄酒、啤酒等酒种;白酒中酱香型酒(茅台为代表)>浓香型酒(五粮液(23,-1.40,-5.74%)、泸州老窖(24.41,-1.19,-4.65%)为代表)>清香型酒(山西汾酒(33.46,-0.56,-1.65%)为代表)。

酿造酒中,红酒、黄酒保质期可以较长,例如红酒标准保质期为八年。不过法国人把红酒拟人化,认为它有个成熟期,成熟时饮用口感最佳。一般来说,仅有特殊葡萄品种酿造的葡萄酒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进入成熟,它们于是成为收藏的佳品。

黄酒有"女儿红"的说法,即在女儿诞生的时候酿酒用陶坛密封贮存,到女儿出嫁的时候开坛。

相比之下,酿造酒中的啤酒保质期最短,一般一年时间,保鲜期大约只有一到三个月,它喝的是新鲜。

上面说的酒保存期指酿酒公司用专用容器存储的,白酒、黄酒用陶坛、陶缸,红酒用橡木桶,已经罐装小包装的酒保存期要打些折扣。

●第三,文化底蕴

普洱茶有地理标志,主产地之一的云南省普洱县在清朝时设普洱府,并出产普洱贡茶;中国的白酒、红酒、黄酒,论历史都很悠久,最晚的张裕也有百年历史。

从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算起,中国酒类产品获得的奖项数不胜数,但一般认为奠定各酒类品牌地位的是中国历届名酒评定大会:中国第一届名酒大会上白酒类中茅台酒、泸州老窖、山西汾酒、西凤,黄酒中古越龙山(24.38,-1.25,-4.88%)的鉴湖加饭酒,普通酒类中张裕公司的甜红葡萄酒、金奖白兰地、味美思等获得了中国名酒称号;第二届中五粮液、古井贡、全兴大曲酒、董酒入围与前四家形成中国八大名白酒。

目前的最高荣誉是,茅台酒、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绍兴黄酒酿造技艺入选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四,资源稀缺

从资源稀缺性上说,茅台酒实是优于普洱茶,因为茅台酒只能茅台酒厂独家生产,产地是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的河谷中。茅台酒在酱香型酒中已没有对手,与浓香型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的竞争关系就如同普洱茶与绿茶中的西湖龙井、碧螺春竞争一样。

普洱茶除了产业尚分散外,总量倒不是非常大,因为它要求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加工,云南普洱茶年产量在5万吨水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云南精制茶产业2006年总销售额为45亿元,相当于茅台公司的年销售额水平。

普洱茶有行业标准,茅台酒等名酒也有各自相关的企业标准,茅台酒更是国内仅有的对陈年酒设立标准的厂家。

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公司,绍兴黄酒都强调原产地概念,即地域的不可复制性,认为当地空气中微生物环境对它们的敞开式发酵构成影响,是酒质的决定因素之一。

茅台公司曾经将同样的原料、工艺拿到遵义去酿酒,结果出酒味道与茅台镇出品的酒差异较大,实验就此作罢;而据说日本人曾试图复制古越龙山的工艺,最终以失败告终。

葡萄酒的原产地概念主要指的是葡萄园、甚至是特定的几棵老葡萄藤。中国葡萄酒龄尚浅,这方面强调的不多,只有"云南红"曾打出过这张牌,国内消费者还没有充分认可。

●第五,越陈越好

普洱茶的后发酵工艺保证了其越陈越好;高端白酒存贮中能改善其风味稳定性,刺激性物质会挥发掉,酒质更加柔和;黄酒似乎也具有这一特性;葡萄酒以成熟期一说为主,一般太长时间保存的葡萄酒只供纪念,不能饮用。

古越龙山推出了"30年、40年、50年陈"黄酒,以最贵的"50年陈"为例,超市里最低销售价是2850元,而在普通酒店消费则定价在3800至5180元不等。

不过拥有以上特点的产品只能说具备了投资属性,还不能算做投资品,充其量只是一部分消费者为防止未来的涨价"预购"下来,要成为真正的投资品还需要后天塑造。

后天塑造

要成为投资品,需要有心人的培育。

●第一,伯乐相马,越偏门越好

越偏门越能彰显其资源稀缺性。普洱茶被认为是"内秀"的茶类,它的陈香与花茶的花香、绿茶的清香、乌龙茶的浓香差别很大,冲泡、品饮相对其他茶类来说也不太方便,消费者短时间内一般不易适应,但这个在茶类里最不受人注意的品种,突然就跃升为"茶王之王"。

茅台酒酱香型风格使其有别于消费受众更多、生产厂家较多的浓香型白酒,这种风格也不是一般人能习惯的。不过一般来说,难习惯的东西一旦习惯了,再改变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此外,茅台酒本身就有"国酒"之称,不必刻意去争取什么。

●第二,文化包装、概念制造

没有内涵的东西没有生命力。品种、工艺过程经过精致的描述,一种亲和力自然洋溢出来。

普洱茶被描绘成来自云南高山上常年云雾缭绕中、品质优良的茶树。普洱茶可以"炒古董茶"、"炒年代"、"炒茶区",也可以"炒老茶树、大叶种、嫩叶、班章"等概念;文化营销则包括"马帮西藏行"、"马帮万里进京"、"茶马古道旅游项目"等。

茅台酒工艺是"重阳节投料,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分三种香型,经三年存贮,最后结合陈年老酒精心勾兑而成";五粮液工艺术语则是"混蒸续糟、分层起糟、量质摘酒"。

推而广之,我们发现,任何一款奢侈品都在做这样的工作。意大利皮具强调它是什么环境、什么季节的小牛产的皮;即便是没有什么底蕴的瑞典"绝对伏特加"(AbsolutVodka)也让全球的画家都加入到它的"瓶型融入生活"的艺术创作中。

●第三,价格拉动,财富效应

这是扩大投资消费群体最好的广告。价格拉动分两种:一是新品、陈品价格在供求关系紧张促进下不断上涨,陈品价格上升速度快于新品;二是陈品与新品在价格上已拉开距离。我们认为前者属青年期,后者已近暮年。

应该说,如果我们前面讨论的两条基本功做扎实了,价格拉升是很自然的事。

普洱茶最成功之处在于其已经拉开了陈茶与新茶的价格空间,为投资者投资新茶设立了诱人的空间。不过,反过来看,我们认为它的劲道已经用足,未来可挖掘的潜力非常有限。

普洱茶目前的定价情况是典型的"十年十倍":每斤新茶市场价约100元,10年普洱茶约1000多元,20年普洱茶约1万多元,30年普洱茶约10万多元,更有那高高在上的无价之宝是故宫博物院中保存的慈禧太后时期的普洱金瓜贡茶。

这样计算,存茶年增值速度为25.9%,也只有这样的回报率才能引起投资者的兴趣。

茅台年份酒是有实物标准酒对照的,不同年份酒间的口感质量风格有明显区别,因而深受消费者的认可。茅台公司内定的存酒增值率为4%-5%,从茅台陈年酒出厂价定位看(表1),年份酒间的差价基本可认为是算术式的增加,与普洱茶几何式定价模式相距较大。

不过要看到,由于茅台陈年酒产量较少,供求关系非常紧张,市场零售价格不断攀高。2006年,"一年普通酒"市场零售价格上涨30%-50%左右,卖到450元;"15年陈"上涨70%左右,卖到2000多元。

普通酒基准价的不断上涨、年份酒价差的拉大,双重刺激下会进一步加剧供求关系的紧张,形成一个显著的正反馈机制。

●第四,成为高档生活方式

成为高档生活方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俨然是奢侈品塑造的最高境界。要达致最高境界,少不了前面说的文化包装、名人示范效应。

中国何时能出现这样强的奢侈品?先行者普洱茶还没有做到,茅台酒也没有做到,有些古董艺术品倒是有些突破,中国奢侈品需要沿这个发展方向继续努力。

投资需要有较完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普洱茶有不太规范的茶市交易,个别品种通过拍卖会转让。国内拍卖会也零星拍卖过一些陈年五粮液与茅台酒,茅台公司则曾在香港拍卖过其最顶端的"汉帝茅台酒"。不过整体市场还不大,参与主体不够多,交投不活跃,缺乏专业性的中介机构、普洱茶银行或存酒银行,及相关的价格指数等配套体系。

目前,交易市场显然是国内奢侈品投资市场最缺乏的一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