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普洱茶
喝茶三十来年,品茶十余载,我对普洱茶一直情有独钟。记得我朋友创建心缘茶庄的时候,约我题词,我信手题曰:"心于静省而慧,缘于修为而合",把普洱茶作为有生命的茶,有智慧的茶,能结善缘的茶予以玩味。
但不到原产地,寻根朔源,再怎么说懂茶也只是纸上谈兵,茶的品质鉴别就无从谈起。今天终于被我逮着一个机会,偷得六日闲,约上几个好友,背上行囊,飞到彩云之南,澜沧江边,在妙音禅茶创始人郭志强夫妇的领引下,我们一行终于抵达茶马古道的出发旧址,顶礼膜拜过南乘佛祖,到古老的菩堤树下,喝上一口圣水,开始了寻根之行。
一、亲手摘制普洱茶
今年春,我飞到云南省,从勐混镇起,一路翻山越岭,驱车直奔布朗山上的老班章村。在郭先生的三求四请下,我们来到于先生家的古茶园。已到中年的我头一次采到稀有的古茶树,内心激动不已窜上跳下,采了近4斤鲜叶。我久久不愿离去,仍想多采一片真正的老班章古茶树的嫩叶,作为标本,正本清源,为自己对普洱茶的认识、辨别,提供最为真实的原材料。
接连到四五家茶农去收茶,结果发现茶农虽多,但茶质却参差不齐。多数人为了茶生意忽悠外行人,真正好茶难觅。太阳下山了,想到我们连夜要走那陡峭不平的山路,赶回景洪市,我带上买的毛茶,走下吊脚楼,走过她家的炒锅,看到有两人守在旁边,问主人说是韩国人,来老班章寨已有三天了,每天跟着茶农采鲜叶,回来看着茶农杀青,晚上搂着毛茶睡觉,第二天看着晒青,干了,过称后交易带回住处。
我们怕茶因萎凋过头而闷坏,赶紧将鲜叶摊开,沿下山的路离开了老班章村。天黑了,我们偶尔看到一辆开过来的皮卡车,郭先生说,白天茶出山,晚上也拉别的茶进山,这几年老班章村因此发了。
眼看太阳下山,大家都饿了,郭先生在南糯山边找了一家小饭馆,趁我们在饭馆的空隙,自己开车上了南糯山一老客户家,将茶叶杀青,当我们吃饱饭,他才赶回来。其中有一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他妻子将采来的一棵古树茶鲜叶装在自己的布帽里,要郭先生单独杀青,没想到被捂过头了,郭先生遗憾地告诉她,只能做月光美人了(月光美人制作过程除了不杀青,其他程序与普洱茶相同),茶性如此之难伺候、之脆弱可见一斑了。
在郭先生的引领下,我们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颠颠簸簸地走遍了易武山的落水洞、刮风寨、麻黑寨,进行现场查看易武镇的古茶树均被砍头矮化的情况,对易武茶的特点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我们走过倚邦茶区,到过曼庄茶园,在古茶园里的千年古树下肃穆,在苔地茶行间俯身细查,渴了,喝了一口山泉,饿了,啃一片饼干,累了,在树荫下打个盹,在瑶家寨的茶农家自做原始午饭,在路边开怀畅饮,车到山前必有路,刹车失灵时我们也没慌。有茶神的庇佑,有佛祖的指引,我们乐意在苦乐惊险中追寻茶的神韵和脉络。
二、走进普洱大茶园
当我站在易武镇的茶市旧址,在皇帝赐扁"瑞贡***"的车顺号前,看着同庆号、福元昌号等门庭零落,感慨之余,我想踏遍古六大茶山,深刻领会追寻茶的神韵,为了便于日后检验和得到行家们精到的指点,自己对茶的粗浅认识作一些归纳。以供更多的品茶爱好者借鉴。
只要用心,其实品鉴普洱茶不是特别难。就像我一样,只要走进大茶园,从任何茶树上采下来的一心二叶或三叶的鲜叶,经过萎凋后杀青、揉捻、太阳晒干的毛茶,都叫晒青毛茶。而茶芽是从哪里来都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因此,茶艺爱好者有必要走进大茶园厘清野生茶、古树茶和苔地茶。
一是野生茶。野生茶是独自生长在原始森林里的茶树,树龄长者可达一千多年。绝大多数的野生茶是不能制作茶并陈化当茶喝的,只有把其经过人工栽培驯化后的茶叶才能采来做茶饮用。由于野生茶散落在树林里,由于采摘难,入口难,经济价值不大,茶农都不去寻找采摘。所以,市面上写的叫野生茶普洱茶,可真得多留一个心眼去辨别了。
二是古树茶。古树茶是祖先们在原始森林里,开辟一块地作为茶园。茶农历代栽种,形成了有一千多年的古茶树,也有七、八百年的,三五百年的,再不济的也有几十年的。古茶园的茶树每年要适度采摘茶芽,除了烧些草木灰土作为肥料外,从不使用有机化肥和农药。因此,在古茶园里的茶树是不修剪的,所以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的。采一片茶芽咀嚼,有一股青桑椹的滋味,回甘生津。每年谷雨前采摘的茶芽,是一年中最好的茶质,也许是经过一冬的吸收凝聚的养分多,天地之精气聚集在过一刻变成茶芽吐出,这样的茶菁做茶才是上佳的原料。因此,从古茶园里采来雨前晒青茶,青香柔和、口感饱满,滋味悠长,回甘持久,两颊生津。真正的普洱茶的神韵就从古茶树一芽二叶的采摘这一刻起,开始它的生命历程。
三是苔地茶。苔地茶是人工矮化栽培的茶,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三代第四代茶园。有种子乔木苔地茶,有插扦苔地茶,其共同特点都是让茶树长到80厘米左右高就不再让它长了,然后修剪成一行行整齐划一的茶树,采摘鲜叶就非常容易。大多数的苔地茶用有机肥催化,使用农药除虫,所以其最好特点就是产量高。咀嚼一芽二叶鲜叶,苦涩麻刺,无古茶树芽的纯味。
三、普洱神韵觅知音
普洱茶这几年炒得很疯,大家都逐渐喝上了普洱茶。由于其越陈越香的特性,非常适合收藏,于是很多人存贮大量的茶,经常听到喝普洱茶的人士,说从哪里购得什么什么茶,有多好有多好。但,我喝过众多不同人士的茶品中,真正能说是古树茶纯正的普洱茶品质上好的真没几款。发现大多数人只是跟风而已。因此,我想就平生经验谈谈品鉴普洱茶的基本认识。
首先是普洱茶的真性,"求普洱茶的真,其先决条件必须是好的普洱茶菁"。茶艺学邓教授讲,好的茶菁来自古茶园里的古树茶菁,即古六大、新六大古树茶园区产的茶菁。按1970年以前的古法制作,均以生茶工序进行处理,将采来的鲜叶经过萎凋、杀青、揉捻、晒干、蒸压成型,一般古法用石磨压制成型,在适当温度下加以干燥,完成此项工作后,叫青饼普洱茶。茶农的主要工作是将采好的鲜叶进行萎凋、杀青、揉捻、晒干,制茶商人进寨收购毛茶,回厂后进行蒸压成型,加以干燥后包装储存。
那毛茶的品鉴如何进行呢?我在郭先生的引导下,到老班章寨各家各户去试茶。首先你要记住老班章特有的茶气,上品的雨前毛茶就有兰花香,口感饱满,回甘悠长,耐泡,出的汤有光泽、清亮。然后,将泡的茶与自己掌握的情况进行分析比对,最好的办法就是像韩国、日本茶人一样,早上跟着茶农去采茶,一起回来萎凋、杀青,晚上抱着茶睡觉等着第二天晒干过称。
品鉴普洱茶,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是调教自己的味蕾,我调味蕾的方法是喝够三个月以上的上品普洱茶。第二是比对各种各样的茶。掌握好真实上好的普洱茶的脉络,让舌头记住了古树茶、苔地茶、异味茶、熟茶的茶香、茶味等,从茶气中就能判断是属于哪个范畴,然后再喝,感觉茶汤的醇厚,口感饱满度,常说的薄淡水味,苦涩味,苦涩味如果能化苦回甜,那也是上好的茶。
第二,普洱茶的香。其实普洱茶有荷香、兰香、樟香和青香四大类,也就是普洱茶的原香,这四种香是必须经过新鲜的制作工序和自然的贮存过程,才能保留下来,尤其兰香和樟香,必须是古茶园的古树茶才有,荷香和青香一般来自苔地茶菁。具备这些珍贵茶香,才算得上真性美好的普洱茶。
通过对茶香的品鉴,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闻香对辨别茶质的重要,毛茶的茶香和陈茶的茶香也有根本的区别。毛茶的茶香可从三方面鉴别,一是古树茶园的茶菁,香气浓郁,气味芬芳,伴有一种花香的感觉,如兰香。可通过手捧毛茶吹热气闻,开汤后第一道出来的茶气中闻,茶汤倒掉后杯闻,杯冷后闻。吹气闻能知浓郁和异味,开汤后能分异味或臭味,苔地茶味,古树茶味和兰香花香味,热杯闻能知茶香浓淡,冷杯闻能知茶香长久。真正上品的古树茶,一定会透出一种木香,就是把大树砍断处经太阳晒过透出的树木香,这是判断霉味、异味、苔地茶味的主线或脉络。以木香为主线,其他杂味异味也就能辨别出来。
关于茶的味道,我想借用邓教授的一段话来概括,比较准确。"普洱茶通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以上数种味道,这些味道可能单独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有多种味道共同异存。其中甜是普洱茶茗者所梦寐以求的,苦和涩本来就是茶叶特有的味道,尤其老茶手多半喜欢有适当的苦涩味道,酸味和水味都是大家所不喜欢,普洱茶应尽量避免酸、水的味道,至于无味,虽并不是味道,但习惯将淡而无味视为普洱茶的味道,也是无味之味了"。
茶的水性又分为滑、化、活、砂、厚、薄、利等七个方面。其中滑、化、活、砂、厚是普洱茶正面特色,而薄和利则是一些负面性能影响品茗情境的。而普洱茶的水性与品茶的味道是结合在一起的。往往有木香的茶汤必然会回甜。
随着茶品的陈年期和干仓程度的变化,柔滑、入口即化,口感饱满醇厚的感觉,让你喝得很舒服。并且泡到十几遍二十遍茶汤仍甘甜香郁。煮着喝别有一番风味,让人陶醉。喝着这款茶,你就可以慢慢体会滑、化、活、砂、厚带给你的享受。
而薄和利使品茗者产生轻浮,薄弱不安稳的感觉,有些还有触及利刃的感觉,有些带有酸味更让人反胃,好的茶喝着让你两颊生津,舌底鸣泉,喉头得以滋润,渴象消除,而不好的茶越喝喉越干,感觉越喝越口渴。
陈年普洱茶品鉴比较难,需要丰富的知识,要有茶性、悟性,必须要通过茶品的学习,透过一连串品饮真实品质的普洱茶,积累一定的品鉴功力,才能掌握普洱茶的脉络,从而懂得分辨好坏、真伪,做上普洱茶的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