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访怕拍古茶园感怀

发表于:2024-09-20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9月20日,生活就像捉迷藏,造化有时真会捉弄人,一辈子努力埋头拉车、赶路,老了、累了坐下来休息时,方觉又回到了原地。印象中的怕拍村深居沧源阿佤山腹地,是贫困乡里最贫困的村。除了卡斯特地貌的奇妙、险峻和严酷外,给人

生活就像捉迷藏,造化有时真会捉弄人,一辈子努力埋头拉车、赶路,老了、累了坐下来休息时,方觉又回到了原地。

印象中的怕拍村深居沧源阿佤山腹地,是贫困乡里最贫困的村。除了卡斯特地貌的奇妙、险峻和严酷外,给人的最大感觉就是贫穷、饥渴、荒凉。山高冷凉石头多,地薄草疏牛羊瘦,苦荞旱谷满山坡,四季风歌人饥渴。

二十多年前,中专毕业的我来到沧源从事与茶有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与同行们一直都把规划培育密植速生高产茶园和老茶园改造作为主要的工作目标。

不知何时起,稍有些年岁的大茶树变成了古茶树,古树茶的行情日趋见涨。对于爱喝茶,且嗜好喝点有机绿毛茶的我来说,每每看到网络和报纸在报道古茶资源和产品开发时,总是既好奇又兴奋。

一次,我有幸参加了市、县两级人大代表组成的视察团,到怕拍村去寻访古茶园。

据民间传说怕拍村引种驯化栽培茶树有300多年历史,已查明村内保存有树龄近百年甚至更长历史的栽培型古茶树约21709株,但分布很零散,几乎处在半人工半自然的生态环境中,较为集中的古茶树群只有一片,就在村委会后小山丘的四周。全村年产古茶鲜叶约10吨,收购价5至6元/斤,干制茶2余吨,最高销售价1000元/公斤,年产值约150-200万元。古茶树主要分布在海拔1970米以上的冷凉区域,树高3米至11米多,地径38至62厘米,胸径33至58厘米,最高达1l.4米,最大胸径1.9米,最大冠幅占地面积82. 56平方米,平均冠幅达5.5平方米。根据专家鉴定,怕拍村共有800年以上历史的古茶树约10株, 200年以上历史的古茶树约3000株,80年以上历史的古茶树10000多株。目前,县乡政府已依照《临沧市古茶树资源保护办法》将怕拍村内的古茶树,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一树一策、一园一策。

在村支书的引领下,爬坡步行到了全村最集中最好的那片古茶园边。几十株老茶树,最大的一棵离土不到20厘米就分成四杈,但中央的主干很明显,高近6米、树冠约15平方米、基部干围85厘米、胸部干围190厘米,枝繁叶茂,树干树梢上树衣很少,叶色深绿油润发亮,似乎正是青春年少,长势很旺,浑身散发着蓬勃的朝气,树干上挂着的金属牌上用红漆表明,它就是怕拍3号古茶树。

沿山丘斜向上在古茶树林间绕行150米,山丘后的古茶树愈发茂密,估计有三四千株,其中一颗较大的古茶树很醒目,走近看,树干上悬挂的金属牌表明,它的身份是怕拍2号古茶树,它高约12米、从距地面50厘米处分为7个干枝,主干不明显,树冠70多平米、基部干围164厘米、胸部干围190厘米,从一米以上的树干和主枝上长着一层厚厚的树衣,树冠顶梢有明显的枯死断头侧枝很少,细枝更少,枝干枝梢挂满长长的胡须或青苔,长度足有10厘米,枝稀叶疏,叶宽厚,色翠绿,但总体树势衰弱,恰似一位风烛残年的长者,凭着生命的顽强意志,老而不朽,努力地挣扎着,这着实令我敬佩,也让我怜悯。

看过二号古茶树,再从古茶园间平行穿行两百米,周边的古茶树多与树林混交伴生在一起,快到进入古茶园入口处时,一棵更大的古茶树赫然站立在我们面前,树干上的身份证告诉我它是怕拍1号古茶树,它高约10米、离地20厘米分为6个干支,主干不明显,树冠80平米、胸部干围约190厘米,树枝树干灰褐色,看不见树衣和苔藓附着寄生物,非常干净,枝稠叶密,叶宽大钝圆厚实,色润绿有光泽,长势强盛,上百年茶树没有一丝衰老的迹象,似正当壮年。只有五十岁的我,却俨然一副苍老相,这让我有些伤感。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二十五年前我曾多次来过怕拍,当时来的目的,就是与同行交流切磋老茶园改造技术,其办法不外乎两种,砍伐老茶树新植或台刈补植,与此行的目的正好相反。人们追捧古树茶,是对有机生态产品的渴求,也是崇尚自然的理性回归,同时,更是法治社会、文明社会的理智抉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