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黎平:转折就是希望
贵州黎平:转折就是希望
2009年贵州省茶叶经济年会,在黎平县隆重举行。在45个重点县中独选黎平,有着举办者深深的用意和期许--要在这个转折之城,对省委2007年6号文件以来,尤其今年全省茶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阶段总结和思路梳理;要对黎平近年的茶产业进行肯定和帮助其把脉,促进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我们,更关注的是,黎平茶产业新发展给世人带来的新的启示。
黎平,这个远离贵阳的偏僻大县,曾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之一。1934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会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为红军走出困境,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产生了关键的转折性的作用。"黎平会议"由此载入史册。
放眼贵州与黎平的茶产业发展。应当说,过去曾有一定基础和发展。但真正出现大发展的转折当口,是在2007年省委6号文件出台以后。对此,黎平就是一个典型、一面镜子。3年多前,黎平种茶规模仅有2.9万亩,加工能力仅有820吨。现如今,却有茶园7万多亩,年加工能力陡增到2100多吨,产值1.3亿元,涉茶农户1.8万户,受益12万人,帮助农民增收8000万元。品牌营造和市场拓展也大有长进。特别是,该县茶旅互动有声有色,茶业旅游业同步大发展,为贵州其他产茶县市摸索出了成功的经验,探出了新的路子。一片茶叶救活一个县供销社,更成了全省的成功范例。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黎平的成功,来自于思路的转变,思路的转变带又来了产业发展的转折。来自于县决策层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敢于扬弃,敢于创新。2007年夏,县决策层重新审视县情,看准比较优势,避开比较劣势,果断选择茶产业作为第一产业,并沿着这个转折后的新思路,坚定不移地朝前走,斩荆劈棘地往前奔,赢得了欣欣向荣的好局面。概括起来,黎平经验就在于,一是要勇于转变思路刷新思维。在产业经济的十字路口,敢于和善于转折,舍弃似是而非的诱惑,向着比较优势进发,向着国际大市场进发。二是要看准目标不动摇。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难和风浪,也要劈波斩浪奋力行。三是要不断地集思广益创新举措。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面对纷纭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广泛吸纳民智,创造出新的工作方略。
黎平茶业,黎平经验,再次雄辩地证明,无论一个县,抑或一个地州,还是一个省,产业经济战略的转折,就是产业发展的前奏、前提和保障。只因为,转折就是希望,转折就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