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茶馆的经营之道
2006年7月30日,北京市大碗茶商贸公司成立27周年文化研讨会在北京老舍茶馆举行。会上聚集了来自首都各界人士近百人。大家纷纷感慨,当年北京市大碗茶商贸公司、北京老舍茶馆的创始人---尹盛喜虽然故去了,但由他创办的北京市大碗茶商贸公司和北京老舍茶馆,在经过了27年的奋斗打拼后,却从当初的小茶棚发展成现在有4000多平方米营业面积的综合性文化企业。今天,它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商业企业,同时也是一个生产精神产品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舞台。
从卖"二分钱"大碗茶起家
从创始人尹盛喜摆"老二分"茶摊起,大碗茶商贸公司就是一个有灵魂有精神的实体。"大碗茶广交九州宾客,老二分奉献一片丹心"是老尹当时提出的创办宗旨,他说到了,也做到了。创业伊始的"二分钱"大碗茶,是为了解决当时的待业青年就业问题,这为公司带来了第一桶金;而在老舍茶馆开业之后,二分钱一碗的大碗茶已经是亏损项目,但是老尹还是坚持要卖下去。当初一部分人不理解,二十多年下来人们理解了,"老二分"不仅是个价格不变的承诺,更是当年创业精神的延伸,雷锋精神的延伸。
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老尹在1988年创建了老舍茶馆,提出了"振兴古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的经营宗旨,并作为对联挂在舞台两侧。在老尹不懈的努力下,戏曲文化舞台拉开了帷幕,戏曲名家马三立、骆玉笙、侯宝林、梅葆玖、关学增、魏喜魁、马增蕙、姜昆、洪雪飞、谭孝曾、闫桂祥、陈志清等都曾在老舍茶馆登台献艺。从此慕名来茶馆看戏、看曲艺表演的各方宾客接踵而来,也为老舍茶馆成为"京城名片"打下了基础。
老舍茶馆再续新篇章
老舍茶馆接力棒传到了新一代掌门人尹智君手中,她继续开拓,做足茶馆的"茶"文章,用心书写"振兴古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新篇章。
2004年伊始,以尹智君为总经理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大胆创新,开设了四合茶院,创出了"老尹"牌大佛龙井和茉莉花茶。四合茶院的出现使老舍茶馆的经营结构日趋完善,茶馆形式更加丰满;"老尹"牌大佛龙井和茉莉花茶不仅提升了茶馆的茶叶品质,也迎合了时代需求,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
2004年和2005年,老舍茶馆的年接待量分别为14万人次、22万人次,年总收入分别为971万元、1612万元。由此不难看出,老舍茶馆这几年的经营状况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如今,每到晚上7点50分,在老舍茶馆三楼西大厅的书茶馆里,常能看到爆满的热闹场景。如果晚上想在老舍茶馆里找到一个好的座位看演出,不提前预订肯定"没戏"。
老舍茶馆负责演出的张女士介绍说,书茶馆360个座位,经常爆满,即使在平时,也能达到320人左右。5月和6月,是旅游的旺季,平均上座人数为340人左右。为了让更多高山茶的老顾客和老戏迷也能走进门,现在老舍茶馆每周三、五下午特别开辟了"戏迷乐"节目,每人7块钱,得到一杯香浓的盖碗花茶,可以美美地泡上一个下午。在这个戏台上,笔者看到新老戏迷们自由报名,在专业演奏员的伴奏中上台演唱的情景。一位戏迷说,在老舍茶馆,大家图的就是那份热情、那份执著和人气。
2006年,老舍茶馆在一楼又进行了新的突破,开设了"新京调茶餐坊",新京调茶餐坊依旧是民族传统、北京特色,以宣南文化为主调,引入古老又时尚的皮影戏、女子民族乐坊等茶道多种表演,戏院式的茶餐坊简约、雅致又现代,为青年顾客休闲娱乐提供了绝佳去处,成为茶、戏、餐为一体的"大茶馆"。自此,老舍茶馆完成了茶馆结构的立体化构建,具备了京城历史上六大茶馆类型:野茶摊、餐茶馆、书茶馆、清茶馆、大茶馆、二荤铺。
挖掘老舍茶馆的品牌内涵
老舍茶馆在两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已成为展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窗口。多年来,在这个平台上先后开办了各种文化普及推广活动,举办了多次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和几百场公益演出活动。如开办书画讲座,举办"两岸茶人品茗共话茶文化"等活动。老舍茶馆接待的外国领导人和著名学者、文人、艺术家等更是不计其数。
历经27年风雨,辛勤的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但未来更显得任重而道远,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年轻的尹智君总经理正领导着一个年轻、富有朝气的管理团队以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丰富着大碗茶和老舍茶馆的品牌内涵。
研讨会当天,同创始人尹盛喜一同经历过创业岁月的朋友们相聚一起,围绕是什么精神支撑着大碗茶走到今天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打造文化创意产业,传统文化如何与当代文化相融合,如何将品牌知名度变成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话题畅所欲言。大碗茶商贸公司尹智君总经理还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目前北京宣武区委、区政府及区各职能部门正全力推进大碗茶改制工作的信息。相信当新的机制注入后,大碗茶一定会创造出新的活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老舍茶馆已经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商业窗口。
27年前,大碗茶商贸公司创始人尹盛喜就是靠摆"老二分"茶摊起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