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楼

福建宁德柘荣农民依靠茶叶增收

发表于:2025-01-22 作者:茶香楼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22日,有优势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规模,有规模才能形成产业,柘荣县集中力量做大做强药材、茶叶两大优势产业,全县药材种植面积4.5万亩(其中太子参面积3.2万亩),茶园面积3万亩,全县10万人口中从事药材、茶叶

  有优势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规模,有规模才能形成产业,柘荣县集中力量做大做强药材、茶叶两大优势产业,全县药材种植面积4.5万亩(其中太子参面积3.2万亩),茶园面积3万亩,全县10万人口中从事药材、茶叶种植经营的达到7万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工农业总产值 、财政收入各有三分之一来自药材、茶叶生产、经营和加工,初步形成了"半县药材半县茶"的"小县大产业"。

  柘荣县耕地面积仅8万亩,山多地少,人均耕田不足1亩,而且60%都是梯田。对此,柘荣县做好山的文章,提出了"立足高山小气候优势,做好大农业发展文章"的工作思路,向山上要效益。该县在长期实践中,发现太子参和茶叶最适合当地生产,品质优良,县里围绕药、茶两大优势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招商引资,做强龙头,扩大规模,打响品牌,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把优势产业做成强势产业。每年30万免费茶苗

  茶叶原是柘荣的传统产业,但由于茶树品种老化,茶叶加工粗放,知名品牌少,农民种茶的收益少,积极性不高。对此,柘荣县决定在打响茶叶品牌上做文章,从2001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筹资30万元,免费为茶农提供茶苗,扶持茶叶龙头企业,带动了全县茶叶产业的发展。

  闽东张一元是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在柘荣的绿茶生产基地,缺乏自己的品牌,而县茶叶示范场则拥有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仙岩雪峰"名茶,但由于体制原因,缺乏生产能力,2001年县里便将"仙岩雪峰"的使用权优惠"嫁接"给闽东张一元,生产规模扩大了12倍,品牌优势转化为实际市场竞争优势。

  柘荣县曾有不能种植乌龙茶的说法,2002年县里便从北京引进客商在乍洋乡石山洋建立天禾有机乌龙茶基地300亩,带动周边群众种植260多亩,打破了柘荣县不能种植乌龙茶的定论。楮坪乡彭家山冬艺茶厂原是一家茶叶初制厂,生产工艺落后,县里便派茶叶专家进驻该厂,改进制茶工艺,提高茶叶品质,使该厂三获省、市茶叶"金奖",被评为"福建无公害农产品"。财政扶持资金的投入,带动了社会资金投入茶园开发。据统计,五年来,共有1100多万元社会资金投入茶园开发,全县共开发新茶园5000多亩,其中连片种植100亩以上茶叶基地22个,茶叶已成为柘荣农民致富的当家品种。2006年全县茶园面积3万亩,其中可采面积2.8万亩。

  "参多价贱"不见了

  "柘荣太子参"在柘荣县种植具有百年的历史,色泽晶黄、肉质肥厚、有效成分高,是全国闻名的道地药材,在中国药材市场享有盛誉。但是由于农民单纯追求产量,盲目扩大种植规模,造成了"参多价贱"的现象。柘荣县不断探索把太子参这一丰富的地产资源变成产品优势,打响品牌效益,县里每年筹资100万元,连续5年扶持太子参产业发展。2001年"柘荣太子参"获得国家证明商标注册,今年10月再次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

  用工业化的手段推进太子参的产业化是柘荣县的又一步棋。如今,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太子参深加工产品"复方太子参口服液"、"复方太子参颗粒剂",福建广生堂药业开发的太子参好味口含片都已上市,给柘荣太子参深加工带来新的发展前景。目前,柘荣全县太子参种植面积已达3.2万亩,产量4500多吨,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二强,柘荣因此被誉为"中国太子参之乡"。

0